《美的发现 学习抒情》同步练习 一、指出下列语段或诗句所使用的抒情方式。 (1)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二、阅读下列几个文段,说说作者是如何抒发情感的,并做出点评。 经典语段1: 几天中我领略了西湖的“绿”。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一扑眼而来。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也都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在冷泉亭上小坐,直觉得遍体生凉,心旷神怡。亭旁溪水波光粼粼,说是溪水,其实表达不出那奔流的气势,平稳处也是碧澄澄的,流得急了,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着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 (宗璞《西湖的绿》) 点评: 经典语段2: 父亲望见我,一边跑,一边挥动手臂。父亲离我越来越近了,我听见了他粗重的喘息,看见了他身上的雪花,头顶的热气和手里的一把零钞。原来,父亲给我送钱来了。 父亲跑到窗边:“钱……5元……够吗?”我使劲地点头,几乎是用哭腔答道:“够了,爸爸,够了!”我慌忙去接那把零钞,可是一股风吹来,一张5角的纸钞被卷跑了。父亲迅速转身去捡,可是风偏偏戏弄我的父亲,纸钞上下翻动,向远处飘去。 父亲佝着腰去追,一连扑了几次空,旁边的人们一阵又一阵哄笑。终于,我悬着的心放下了,父亲捉住了那张纸钞。瞬间,我的心又提到了噪子眼儿;因为汽车已经开了,而父亲却在追赶正在加速的汽车。我急忙朝父亲大幅度地摆手:“爸爸,别追了!别追了!”可父亲不肯停下。我猛然想起父亲冻伤的脚,恨不得跳下车扶住我的父亲。父亲与我的距离渐渐变短了,他高扬着手臂,5角的纸钞在风雪中颤抖。我尽力伸长手臂去抓那纸钞,可父亲怕纸钞再被风吹走,捏得紧紧地。“哧”的一声,纸钞裂为两半。我的心一下子碎了,泪水夺眶而出。透过闪闪泪光,我看见我的父亲高高举着半边钱,呆立在雪地中,像一尊雕像。 (《半边钱》) 点评: 经典语段3: 妈妈,您走了,整个世界都变得那么陌生,我无所适从。我开始独立,学会做各样的活儿。我把家布置得跟您生前一样,妈妈您知道吗,是为了更好纪念您。您的音容笑貌,您的言谈举止早已深深地印在了女儿的心上。我愿意相信灵魂的存在,那样,妈妈您就会知道女儿用了这些特殊的方式来纪念您。 妈妈您对我的好就像芬香永存,女儿却只能做这些小事来纪念您,愿妈妈安息。 (节选自高考优秀作文《芬香永存》) 点评: 参考答案 一、 (1)直抒胸臆(2)借景抒情)(3)触景抒情 二、 经典语段1点评:作者善于找准动情点就是西湖的“绿”,文段中作者融情于绿中,通过对绿的描写来抒情,情景交融,表达了对绿的喜爱。只要我们认真观察,仔细体验,悉心捕捉,就可以收获心灵的感动,就能找到写作中最好的“大米”。 经典语段2点评: 这三段文字记瞬间曲折,兴尺水波澜,让父亲在雪地里捉纸钞,融真情于特定环境,就把人物写实、写足、写活、写透。由于曲折多姿,所以催人泪下。 经典语段3点评:由于本文作者在前文已精心选择了三个典型材料:勤做家务、关心妹妹和蓄留长发。)这两段抒情总结全文,言辞尤为真切,感情倾向鲜明,既交代考生的写作意图,又巧妙点明题目。使主题积极明朗,引人回味无穷。 《美的发现 学习抒情》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平常生活中发现美,找到写作的素材。 2.让学生掌握抒情文字的特点及方法。 3.写作实践中,能运用多种抒情方法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教学重点】 学会抓住事物特点,选取恰当的描写方法,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