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041162

9*《孤独之旅》课件

日期:2025-05-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2次 大小:10334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孤独之旅,课件
  • cover
课件34张PPT。 —曹文轩孤独之旅 曹文轩,当代作家。1945年生于江苏盐城农村。1974年考进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现任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本文选自长篇小说《草房子》。 《草房子》是一部关于少年成长的长篇小说。小说以一座建在“草房子”里的学校为背景,写了男孩桑桑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他亲眼目睹或参与了 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的事件。描绘了几个孩子读书、生活、成长的历程,既弥漫着艰辛与苦痛,又闪烁着人性的光芒。 本文节选部分写的是不幸少年杜小康与厄运抗争时的悲怆。杜小康原本生活在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人家,生活的富裕,使他一直有一种优越感,他又是班里成绩最好的学生。可是一次意外事故降临了……故事链接一心想发大财的杜小康的父亲杜雍和用几代人积累下的财富买了一条运货的大船,用这些年赚得的一大笔钱加上从别人那里贷了一笔款,去城里买了一大船既便宜又好的货,打算回家慢慢卖出去,赚出一笔更大的钱来。但回家途中,他因过于兴奋,喝了点酒,加上扯足了风帆,在河弯处与一个拖了七八条大铁船的大拖驳相撞,结果船毁了,货没了,人也因此病倒了。于是爱读书的杜小康被迫辍学,想法为父亲治病。当杜雍和能下床走路时,他又萌发了让“红门”重新焕发光彩的信心。这年的春天,他又筹集了一笔钱,从鸭坊买下了500只小鸭,想靠自己年轻时的放鸭经验东山再起……整体感知1、“孤独之旅”为我们讲述了怎样的故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2、复述小说的故事情节。讲述了一个男孩在孤独的放鸭旅程中逐渐成长起来的故事。 人物:少年杜小康。 环境:远离家乡,孤独偏僻的芦苇荡。 关于父亲的放鸭计划,《草房子》里是这样介绍的。 夏天,杜小康跟着父亲,赶着那群已经一斤多的500只鸭子离开油麻地一代的水面。船是被加工过的,有船篷,有一只烧饭的泥炉。船上有辈子、粮食和一些生活必需品。他们要将鸭子一路放到三百里外的大芦荡去。因为,那边鱼虾多,活食多。鸭子在那里生活,会提前一个月下蛋,并且会使劲下蛋,甚至会大量地下双黄蛋。那时,就在芦荡围一个鸭栏,鸭蛋就在当地卖掉,到明年春天,再将鸭一路放回油麻地。3、默读课文,思考: 杜小康的生活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期间,他在孤独的旅程中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而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曹文轩《前方》杜小康就这样跟着父亲赶着鸭群向“前方”流浪。 杜小康生活环境变化家境衰落,失学放鸭(1)离开油麻地, 走向芦苇荡(2~19)到达芦苇荡(20~34)遭遇暴风雨(35~50) 八月的一天早晨(51~52)“前方充满艰辛,充满危险……”———曹文轩《前方》 当他们在芦苇荡安顿下来后,杜小康面临的最大的艰辛和危险是什么?读28--31从文中划出体现“孤独”的词句,说说“孤独”的含义。(你认为杜小康感受到哪些方面的“孤独”?)离乡背井的孤独别离母亲与伙伴的孤独单调乏味生活的孤独前途迷茫与未知的孤独空旷浩茫环境的孤独寂寞痛苦恐惧孤独磨难杜小康是如何面对的?读33段 杜小康因为接受了孤独,他慢慢地学着去适应“浮云、芦荡、炊烟“这些极具有孤独感的景色了,这些在他的眼里变得不再那么可怕了,因此,恐慌也少了。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一场更大的磨难,那是什么?读暴风雨来临后的片段 心理变化过程:刚刚出发时:到达芦荡时:芦荡安顿后:住段时间后:雨后天晴时:杜小康不成熟成 熟成 长 之 旅茫然 恐惧害怕 胆怯孤独 单调不再忽然地恐慌 坚强 有责任心 勇敢 长大“孤独”的含义: 情感世界的孤独。 杜小康离开学校,没有同学间的情感交流;远离人群;与父亲没有共同语言,缺乏心灵的沟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