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061926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0 孤独之旅2(课件+教案+练习+反思)

日期:2025-05-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2次 大小:13003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反思,练习,教案,课件,之旅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2、用圈画批注法赏析文章重点词句,感受杜小康的心路历程。 3、感悟孤独与挫折对于成长的意义,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结构,理解杜小康的成长过程及形象特点。 教学难点:杜小康的心路历程,重点词句赏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导入。 二、走近作家 曹文轩及作品简介 三、师生互动,学习文本 (一)速读课文,感知文本 1、画出文中杜小康的语言。 2、学生个别朗读这四句话,其他学生点评。 (二)细读文本,合作研讨 1、以这四句话为线索,将课文分为四部分,将学生分为四组,每组着重研读一部分。 (1)这四句话是分别杜小康什么时候或什么情境下说的? (2)四句话分别表现杜小康怎样的心情?在文中圈画相关词语或自己概括。 (3)文中哪些词、句最能体现了杜小康当时的心境?勾画出来并简要批注你的理解。 2、各小组研读交流 3、每组同学分别发言,其他小组补充。 (1)遭遇孤独:“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 时间:出发路上。心情:茫然恐惧。 赏析有表现力的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告别快乐无忧的童年,离开熟悉的进入陌生的,前途的未知与遥远。 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生活优越的杜小康突然遭遇孤独,茫然不知所措,然而前行是纯粹的,他只能继续忍受这种孤独。 (2)忍受孤独:“我要回家……” 时间:到达芦荡并安家后。心情:害怕,胆怯,恐慌,孤独。 赏析有表现力的词句。强调生活的单调、精神的孤独,使杜小康难以承受又不得不承受,以致达到崩溃边缘。 用恐慌、孤独、绝望的语气朗读。 当杜小康发现自己已然被抛入孤独的境地,无法逃脱也没人救助时,他选择了面对孤独。 (3)面对孤独:“还是分头去找吧。” 时间:暴风雨中找鸭。 哪些语句体现出了杜小康的勇敢和成长? 不顾一切地找鸭:一系列动词地传神运用。 再想到母亲和油麻地时,没有落泪,和前面形成对比。 总结心情:镇静、坚定、勇敢、有担当。 经历了风雨的洗礼和孤独的磨砺,杜小康快速成长起来,他变得勇敢坚强,有责任有担当, (4)超越孤独:“蛋!爸!鸭蛋!鸭下蛋了!” 时间:八月的一天早晨。心情:惊喜、激动、自豪。 观察句子特点,逐字分析这句话的含义和妙处。 “蛋”表现看到鸭蛋时的惊喜。“爸”与爸爸分享这种欣喜。“鸭蛋”确定是自己牧养的鸭子下蛋了,这些鸭子寄托着杜小康父子的一切希望,是他的精神支柱,强调激动之情。“鸭下蛋了”则突出鸭的成长过程浸透着杜小康的血汗,体现成长的自豪。 改动句子的顺序行不行? 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鸭成熟了,杜小康也长大了,他超越了孤独,从一个幼稚、单纯、不谙世事的孩子成长为敢于面对挫折,勇于向生活挑战的男子汉。 4、体会情感,比较朗读。 四句话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朗读。 注意读出语气的变化,情感的波动。 这几句话体现了杜小康的心理变化过程,同时也体现了他艰辛而美好的成长过程。 5、板书小结:杜小康夹着小船踏上了孤独之旅,他从茫然无措到胆怯恐慌,从孤独绝到平静担当,最后他打败孤独与磨难,到体会到成长的激动自豪,他扬帆远航,驶向成长的彼岸!对杜小康来说,这次放鸭的孤独之旅即成长之路。 (三)品味孤独,共话成长。 生活的磨难远远没有结束,拓展阅读小说中杜小康的结局,强调这次孤独之旅对杜小康的深刻影响。 那次放鸭之旅,那段饥寒交迫的日子,那些孤独忧伤的体验,既折磨困扰着他,也教养启示了他,使杜小康完成了人生中艰难而华丽的转身。 引用桑乔校长和曹文轩的话,说明只有经历磨难、敢于挑战的人才能成材。 四、拓展升华 奔跑吧,少年 同位互赠成长卡,写出自己对成长的感悟。 五、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