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065336

《醉翁亭记》习题2

日期:2025-05-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2次 大小:1206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醉翁亭记,习题
  • cover
《醉翁亭记》习题 一、基础知识 1、填空。 (1)本文作者是____代____家。字____,自号____,又号____,著有_____。 (2)本文是作者被贬为____时所写,它的姊妹篇是_____。 (3)文中描写山间朝暮的句子是_____,_____。 (4)文中描写山间四时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21教育网 (5)奠定全文抒情基调的句子是_____,_____。 (6)文中照应“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下列加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环滁(chú)林壑(hè)蔚然(wèi)琅琊(yá) B、翼然(yì)辄醉(zhé)酿泉(niàng)繁阴(fán) C、酒洌(1iè)野蔌(shù)伛偻(yǐlǚ)觥筹(gōng) D、颓然(tuí)苍颜(cāng)提携(xié)喧哗(xuān) 3、下列加粗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 A、翼然临于泉上(靠近) B、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C、野芳发而幽香(香花) D、佳木秀而繁阴(秀美) 4、为下列加粗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1)杂然而前陈者( ) A、摆开 B、陈列 C、姓氏 D、陈旧 (2)觥筹交错( ) A、酒筹 B、筹略 C、统筹 D、谋划 (3)负者歌于途( ) A、背着 B、拿着 C、带着 D、拉着 5、写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方法。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2)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 (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 (4)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 二、阅读分析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字。 (1)翼然临于泉上( ) (2)饮少辄醉( ) (3)太守自谓( ) (4)醉翁之意不在酒( ) 2、作者自号醉翁的原因是什么? 3、选文中包含的一个常用成语是_____,它的常用意义是_____。 4、选文写景,首先写_____,其次写_____,最后写_____。 5、本文写景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1、(1)宋 文学 永叔 醉翁 六一居士 《欧阳修散文选集》 (2)滁州知州《丰乐亭记》 (3)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4)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洁 水落而石出 (5)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6)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21cnjy.com 2、C 3、D 4、(1)A (2)A (3)A 5、(1)比喻 (2)设问 (3)对偶 (4)设问 二、1、略 2、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3、醉翁之意不在酒 本意不在此或别有用心 4、山 泉 亭 5、以美景寄寓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