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盘古开天地》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学习,要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在阅读的同时,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理解生词的方法,读懂句子、读懂自然段,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意识与习惯,落实年级段的教学目标。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感受神话故事丰富的想象,激发阅读的兴趣。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能自学字词,读通课文。但学生往往注重感悟故事本身的神奇,忽视对语言表达的关注。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读书,边读边想,边读边议,边读边展开想象,抓住关键句段进行品词析句,利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读懂课文,完成新课标对于阅读教学的要求: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感悟方法,在读中欣赏提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品味、想象,读懂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受盘古的献身精神,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记生字词,通过对课文的学习,理解重点词语意思。 难点:通过对课文的讲解,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派样学生的想象力。 教法与学法 品读赏析法:理解词语含义,从而使学生获得丰富,充实的感受;角色演绎法:引导学生把自己当做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去想象画面激活法。 课前准备 学生学习准备:预习课文,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新词,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 教师教学准备: ①制作多媒体课件。 ②在课前交流中,了解学情,沟通师生情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认“猛、缓、丈”等十个生字,会写“暗、降、肢”等七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通过初次阅读文本与学习文本,了解故事大概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意思。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感受神话故事丰富的想象力。 二、教学过程 导入 师:现在,我国的科技非常发达了,当我们想要研究太空、宇宙的时候,可以借助科学工具。可是在我国古代,科技不发达,人们无法得知天与地是怎么形成的,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打雷下雨,所以,他们就把答案寄托在神仙身上,并编成一些有趣的故事,因此,就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神话故事”,这就是神话故事的由来。(PPT播放神话故事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他们吗? 师:他们都是神话故事里的人物。在古代中国神话中,还有一位巨人被称为人类的老祖宗,他就是——— 生:盘古。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坐端正伸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师板书课题)注意盘字的笔顺。先写点,再写横,一笔一划,把字写工整。(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由熟悉的神话引出陌生的神话,学习就在这兴奋中轻松开始了。) 检查预习,解决字词(预习课文是学生上每一课前必须做的准备,有利于在课堂上更快,更轻松的掌握新知识;扫清字词障碍,有利于接下来的文本学习) (字词这一部分我设计了三个环节:读带拼音读要求认读的字;不带拼音读重点词语;提示拼音,学生练习书写要求会写的字。形式多样,避免识字教学的枯燥乏味。) 初读课文,概括全文 师: 大家都预习的非常成功,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老师想请五位同学读一读课文。其他小朋友我们有更重要的任务,认真倾听,看他们读得对不对,还要边读边想,想象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指名五位同学接读课文,老师纠正个别字音。) 师:通过自己的预习,就能把课文读得这么流利。陈老师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