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076560

活动2 主动维护计算机安全(共2课时)教案

日期:2025-04-21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8次 大小:1277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活动,主动,维护,计算机,安全,2课时
  • cover
活动2 主动维护计算机安全 【教材分析】 经过活动1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计算机安全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通过安装并使用计算机防病毒软件和上网安全软件,学生已初步具备了应对计算机安全问题的基本能力。但是,这些都是“亡羊补牢”的措施。当计算机发生了安全问题,如被病毒侵害,这些措施并不一定能完全解决问题。如病毒可以清除,但是被病毒破坏的信息可能已经无法恢复了;或者在清除计算机病毒的同时,可能造成了信息的丢失。要真正起到保护的作用,还需要主动出击,来维护计算机的安全。本活动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树立主动维护计算机安全的意识,让学生学会主动维护计算机安全的本领。 本活动设计了三个活动项目,向学生推荐了三种比较常用而且实用的防范措施: 第一个项目是修补系统漏洞。这个活动项目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机系统并不完美,还存在很多缺陷,要防范外来的伤害首先要增强计算机的“体质”,减少漏洞,弥补缺陷。 第二个项目是防御病毒和黑客的入侵。计算机有了好的体质,还要时时防范外来侵袭,筑起保护屏障。 第三个项目是备份数据。通过设置“分身”可以防范计算机中信息的灭失。 对于这些防范措施的学习,教材没有简单进行说教,而是从学生的亲身经历着手,从交流各自维护计算机安全的心得体会着手,让学生从实际操作层面来寻找防范之道,然后再将这些具体的做法进行归纳,成为比较常用的三种防范措施,并对这些防范措施进行补充和解释,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21教育网 【教学目标】 了解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防范病毒的方法。 了解防火墙的作用,了解系统漏洞和木马。 能够选择并安装常见的防火墙。 掌握常用的计算机安全防范手段,包括修补系统漏洞、防御病毒和黑客的入侵和对计算机资料的备份。 增强主动维护计算机安全的意识,认识数据备份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掌握常用的维护计算机安全的手段。 【教学难点】 木马的查杀。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资源:至少一种防火墙软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维护计算机安全的手段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新课引入 1、引入:“通过上一个活动的学习,我们已经可以比较从容地面对计算机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了。防病毒软件和上网安全软件可以帮助我们查杀病毒、清除恶意软件等。即便如此,我们的计算机还是常常出问题,看来仅仅被动防御是不够的,还需要主动维护。” 2、以用调查的方式向学生征集主动维护计算机安全方面的做法。 阐述自己在维护计算机安全方面的做法。 提出主动维护计算机安全的观点,帮助学生树立主动防范的意识,并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获得一些具体的做法,为下面的教学做铺垫。 计算机病毒的来源 1、提问:“计算机安全的最大危害来自于计算机病毒,那么计算机病毒从哪里来呢?” 2、介绍计算机病毒的几种来源途径。 3、 要求学生追本溯源并从侵入计算机的途径着手思考对付计算机病毒的方法,如网络病毒通过msn、qq等聊天工具发送带有病毒的网页链接,这就要求我们不要轻易地去点击别人发送过来的不明网页链接。 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来源与传播途径,思考并交流防范的方法。 提高学生防范计算机病毒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 制作计算机安全防范建议书 请学生在之前交流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防范计算机病毒和网络安全隐患的一些好的做法,各自起草一份计算机安全防范建议书。在此期间,教师可以提示从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着手来思考从哪几个方面来防范计算机病毒,如安全使用外来存储设备和网络等。 每人制作一份计算机安全防范建议书。 从安全使用计算机的角度引导学生提高计算机安全防范的意识,帮助学生归纳、掌握有效的做法。 交流完善计算机安全防范建议书 1、组织学生交流各自起草的计算机安全防范建议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