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 课堂是教学活动存在的场所,它仅仅是一个知识单一传输的场所,还是更应当成为促进学生的智慧、情感、人格、教养等生命品质全面发展的舞台?它关注的仅仅是学生的跟前利益(如各种考试分数),还是更应当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课堂是一个生命发展场,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它应当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使生命得到不断的成长。在我们的课堂里,要使学生的生命潜能真正从沉睡中被唤醒,真正迸发出蓬勃的生命活力,必须努力改变过去那种沉闷、呆滞的局面,要让学生这个主体真正“动”起来,必需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设计符合他们的活动。教学设计上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设计出多样化、弹性化的教学方案,教学内容上要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2-1-c-n-j-y 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教学方案 教学设计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接受刺激,积极思维,心理结构和业绩行为发生持久变化的过程和结果;“学情分析”应当成为教学设计的依据。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当以学生为依据,分析学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讲学生之所缺,练学生之所需。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分析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策略、设计有效的教学程序,力求使有效学习发生在每个学生身上。【出处:21教育名师】 在本节课的开头,我设计了一个学生在家中使用电脑情况的调查,结果发现90%的家庭不让学生自由地使用电脑,通过反问学生为什么,为下面的计算机硬件学习打下伏笔。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学生对计算机的了解不是很专业,学生还缺乏计算机硬件方面的知识,学生自我感觉还要加强计算机硬件知识的学习,因此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也就有了。 教学要获得成功,就必须想方设法启动学生的内驱力,将外在的教学目标系统转换为学生的心理需要,成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了兴趣,形成了内在的需要和动机,他才能具有达成目标的主动性,教学目标的实现才有保证。 二、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设计教学 教学的任务是组织学生学习,因此教学设计要从学生的真实问题出发,而不是从教材或从教师假想的问题出发。教师的教学设计应该只是一个构想,而不是一份现成的施工图。课前,教师要依据自己对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及思维习惯、学习方式等的了解,对课堂教学进行具体的、充分的设计与构想。凭借自己的经验,充分考虑学生随时出现的问题,在构想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活动。【版权所有:21教育】 在选购计算机配件这个活动环节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知道了组成计算机的各种硬件,但对各种硬件的接口还不是很了解,因此选购的计算机硬件是不是能兼容,这对学生来说是个新问题,提出这一问题后,我再引导学生学习硬件接口的有关知识。学生感觉自己对计算机硬件的了解还真的十分缺乏,自主学习的欲望更加强烈。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从问题出发设计教学,关键是要把握学生既有的认知与新现象、新事实的矛盾,然后再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或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发现这一矛盾,这样才会引发真正有效的学习活动,才能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思。21*cnjy*com 设计教学活动的基础是要了解学生,是要真正激发学生对未知问题的求知欲望。但在日常教学中,或公开课、观摩课中,假问题、假启发屡见不鲜。有的教师精心设计展示了许多与新课相关的图片或实物,然后满怀激情地启发学生,问他们知道不知道或愿不愿意了解其中的奥秘,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愿意”,事实上许多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了“新课”的问题和内容,所有的“发现”与“兴奋”,都不过是在做秀。 三、设计多种适合于学生的学习方式 “要关心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要用多种学习方法来强化学生的学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