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077090

任务三 使用生活中的信息技术工具 教学设计 (2)

日期:2025-09-21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3次 大小:1205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任务,使用,生活,中的,信息技术,工具
  • cover
任务三 使用生活中的信息技术工具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授课班级为七年级学生,对网络操作比较熟练,并能利用搜索引擎查找自己需要的网站和相关内容资料,同时对智能手机有一定的了解,能够使用简单的软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二维码的基本概念、特性、功能和应用;能够运用智能手机APP端扫描二维码图形;能利用制作平台设计出自己需要的二维码。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生活中二维码的体验和扫码活动,思考和总结二维码的功能及作用;在认识二维码的基础上,制作二维码并展示交流,不仅能够善于获取信息也能成为信息的创造者和传播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认识和制作二维码的过程中,感受二维码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体会技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经历由浅入深的思维过程,养成探究的思维习惯和学习态度,并通过制作二维码,提高动手能力,培养自我展示、与他人分享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二维码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难点:二维码的原理与制作。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展示生活情境中的二维码图片,引导学生体验二维码的奇妙之处,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引入课题 二维码这个不起眼的黑白相间的小方块,用二维码购物、看电影在“潮人”们看来,“不用二维码,说明你OUT了”。 3. 认识二维码 展示不同图案的二维码,让学生观察、发现图形的特点,并用自己的语言从形状、颜色等方面来描述二维码的样子。教师结合学生的认知进行总结,从而使学生对二维码有初步了解。 4.扫描二维码的过程,学生查看扫描结果,并与同伴交流讨论,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不仅巩固了学生操作的准确度和熟练度,也让他们更愿意参与活动,并促进其与同伴的合作学习。 5.二维码的分类和应用领域 6. 课堂任务:二维码的制作 设计意图:学习利用在线网站平台制作二维码的过程,是学生思维与操作并行的过程。学生借助微课资源,多次观看,反复试做,用手机验证成果,不仅能掌握生成二维码的基本操作,也能呈现自己的思想内容。学生制作二维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创作思想,并给出建议。 学生扫码,分享作品。 教师请学生代表介绍本组二维码所表达的思想。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