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077218

2《我用残损的手掌》课件+教案+同步练习+音频

日期:2024-05-0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9次 大小:649557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我用残损的手掌,课件,教案,同步,练习,音频
    (课件网) 我用我残损的手掌 语文人教版 九年级下 导入新知 曾经,有一位诗人,为了表明他坚定的革命意志,他当众砍下自己的根手指,他要苍天作证:为了革命事业,他不惜流血牺牲!十多年后,他被日本人抓住,在狱中,他受尽折磨,但他不屈服,他用自己的生命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为革命流尽最后一滴血。在狱中,他用他残损的手掌,抚摸着这被日本帝国主义蹂躏的土地,用自己的灵魂写了《我用残损的手掌》这首诗!他就是被称为“雨巷诗人”的戴望舒。现在,让我们来听一听,他唱出了什么样的心声。 整体感知 我用残损的手掌(节奏)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1.听录音,注意朗读的节奏。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阴暗。 整体感知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于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整体感知 2.思考:诗歌内容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点拨:诗歌一共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表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虽然自己的手掌已经“残损”,却仍然要摸索祖国“广大的土地”.触到的只是“血和灰”,从而感觉到祖国笼罩在苦难深重的“阴暗”之中。第二部分写诗人的手终于摸到了“那辽远的一角”,即“依然完整”,没有为侵略者所蹂躏的解放区,诗人对这块象征着“永恒的中国”的土地,发出了深情赞美。 走近作者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县人。1923年秋入上海大学中文系。在法国求学期间,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成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因《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被称为“雨巷诗人”。1935年回国后创办《新诗》月刊。1938年避居香港,同时组织“文协”香港分会并任理事。1941年,日本占领香港后被捕入狱,受伤致残,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1949年回到内地在国际新闻局法文组从事翻译。1950年因气喘病去世。其主要作品有诗集《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 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1942年,诗人戴望舒因为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在狱中,他受尽折磨,但始终没有屈服,写出了《我用残损的手掌》这首诗。当时祖国半壁江山沦于敌手,中华民族处于危亡关头。在诗中,诗人面对现实,把个人的不幸同国家的命运融为一体,以深沉的思想、炽热的感情,抒发了对灾难深重的祖国的由衷关注和真诚的爱。同时,借助于诗的想象,表达了对“辽远一角”的解放区的向往。 字词积累 1.给下面的蓝色字注音。 锦幛(zhàng) 荇藻(xìng zǎo) 蓬蒿(Péng hāo) 憔悴(qiáo cuì) 蘸着(zhàn) 堤上(dī) 蝼蚁(lóu yǐ) 字词积累 2.解释下面词语 锦幛:美丽的屏障。 荇藻:水草。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蝼蚁:“蝼蛄和蚂蚁,用来代表微小的生物,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 课文精读 诗中描写的形象有“残损的手掌”“广大的土地”“长白山的雪峰”“黄河的水”“江南的水田”“岭南的荔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