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33张PPT。第四课 做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第一点: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做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是广西教育-出卷网-出版的《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过渡到本课内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因此,本课内容在今后信息社会生活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所以学好这课内容为以后对网络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有一个较深入的了解,应该怎样去做一个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一、教学分析 第二点: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信息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危害。 (2)掌握有关网络道德规范和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的图片和案例,讨论总结信息道德和法规,使学生懂得安全上网的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在信息活动过程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学会识别和抵制不良信息,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在负责任地参与维护信息安全的实践中,增强在网络交流中的自我保护意识,争做“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教学重点: 1、分析信息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网络使用的道德规范和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 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信息安全的基础知识,才能理解和掌握信 息网络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 教学难点:对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了解。 难点的依据: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比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 知识。二、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都是来自农村小学的学生,大部分都没有信息技术和信息安全的基础知识,经过前面的内容学习,现已具备相关的基本操作技能,但在网络中的交流能力还很弱,需要利用课件进行教学。三、教法和学法分析 教法:采用情境案例分析法、经验分享法、总结法。 学法:主要采用“案例分析”“实话实话”等方式,通过典型的案例层层分析突破重点难点。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养成健康的网络交往行为习惯,能正确处理现实生活与网络生活的关系。四、教学过程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学习方式但网络也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危害……网络虚拟财产盗窃案 网络虚拟财产定义 一是:长时间虚拟生活中形成的人物形象 二是:数字化、非物质化的财产形式。很大程度指网络游戏空间存在的财物,包括游戏账号、游戏等级、游戏货币、游戏人物拥有的各种装备等等。网络虚拟财产盗窃案 梁孝会,浙江省平阳县人,爱好玩网络游戏,通过安装远程控制盗号软件,盗窃别人的网络游戏账户获取网络银子199亿(折现金100多万人民币)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网络虚拟财产盗窃案例分析小结提高警惕,不要轻易在酒店登陆自己的QQ、邮箱、游戏之类的账号。 不要心存侥幸去做违法犯罪的事情,要做一个合法的公民,更要做一个合法的信息社会的公民。网友见面案例 不要轻易和陌生的网友见面俗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一万个人当中碰上这一坏人,那就是真的坏了。主要案件: 女网友:被强奸、被骗卖淫、被抢劫 男网友:被骗钱、引诱消费 案例1:富家女会网友身陷淫窝受害者:小雨 ,富家千金,温州人,喜欢上网,大学毕业在父母开的电器公司上班 。通过网上认识南昌男子刘某……主犯:刘某,自称华侨,身价数千万,言谈风趣幽默。小雨被害过程:与网友见面→被刘某卖→被抢劫→再次被卖(发廊店)→第一次想逃(被告状,被打一耳光)→向骑摩托车男子求救→上公交,拦小轿车→最后获救案例2:某中学就读的15岁女孩小红(化名)和几名女同学在卡拉OK厅与网友见面,被网友在饮料中下了迷魂药,昏迷不醒。结果被其网友及另外五名同伙蹂躏残害,并被劫3部手机、1只金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