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长城和运河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反复品读课文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4.观察课文中万里长城或者京杭大运河的图片,写一段话。 5.在阅读中培养学生边读边想、咀嚼品味、圈画批注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词,朗读、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教学素材】 1.搜集关于长城和京杭大运河的资料。 2.《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的相关视频。 3.课文插图及有关长城和京杭大运河的相关图片。 4.有关长城的诗歌(古代现代)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流程】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知道什么是“奇迹”吗?在词典里它的解释是“极难做到的、不同寻常的事情”。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到我们的国土上去看两个建筑工程她们蔚为壮观,堪称“人间奇迹”。 (1)先来看第一幅图,瞧,这是一道城墙,是人类历史上建造时间最久的建筑,她的名字叫———(长城),全名———(万里长城)让我们一起大声地喊出她的名字!(课件出示:长城图片) 相机板书:长城 (2)再来看第二幅,这是一条河流,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河流。有谁知道她的名字?(京杭大运河)让我们骄傲地呼喊出她的名字!(课件出示:运河图片) 相机板书:运河 2.资料交流: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资料,你对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都有哪些了解呢? 学生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互动交流。 3.教师补充介绍长城和运河的相关内容。(课件显示补充资料) 4.揭示课题:大家想更进一步地了解她们吗?今天我们就通过一首优美的诗歌走近——— (课件出示:1.长城和运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 (1)画出生字词,读准生字词。 (2)读通读顺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2.检查自读情况。 (1)词语:(课件出示:词语) jià zhé yán pǔ xiǔ piān chuàng zú chóu 驾驶 曲折 蜿蜒 谱写 不朽 诗篇 创造 民族 绸带 ①指名分行读词语,相机正音。 说一说:哪些生字的读音要特别提醒大家注意的? ②去掉拼音读,“开火车”朗读字词。 ③生字新词都读准了,那词语的意思明白吗? 师生共同交流:哪些已经理解了?哪些不明白的?(结合课文插图和上下文) ④齐读词语,要求带着自己的理解读出词语的味道来。 (2)课文朗读情况 过渡:词语,大家掌握得太棒了!那课文会读吗? ①这首诗歌共有几个小节?自由练读,指名分小节读课文,相机纠正错误。 ②指导读好长句“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③齐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再读课文,说说这首诗歌的两小节分别写了什么?指名交流。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件出示:思考题) ①作者是从什么地方看到这些人间奇迹的呢?你从哪些词句看出? ②作者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 画出有关句子。 (3)小组内结合课文内容讨论、交流。 (4)默读课文,看看这首诗歌两小节在结构上有哪些相似之处? 师点拨:这两小节在结构上完全相同,在诗歌中这种写法叫做反复,但在内容上分别向我们介绍了长城和运河这两个人间奇迹。 (5)提问:同学们,那是谁创造了她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读到这里,你感到——— (6)集体自豪地读课文,培养语感。 三、生字指导,课堂习字。 1.学生观察课后生字,指名读,给这些生字找朋友,组词。 2.想一想哪个字比较难记、难写?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