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143892

2017_2018学年...韵远”的北宋词(一)(课件)(打包7套)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0次 大小:186820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唐诗宋词选读,选修,苏教版,7套,打包,课件
    课件38张PPT。专题整合专题八———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内容索引归纳提升  整合拓展,对接高考读写空间  积累素材,赏读佳作归纳提升婉约词 婉约,宋词中与豪放相对的一个流派,因明人张纟廷有“少游多婉约,子瞻多豪放”之说而得名。婉约一词的含义:婉,委婉柔丽也;约,精练清简也。其代表人物是秦观、柳永、李清照等。还有欧阳修、晏殊、晏幾道、贺铸、周邦彦等词人。无论是作者队伍、作品数量还是作品的影响力,婉约词派是词史的主流。婉约词派继承晚唐以温庭筠为代表的“花间派”词人的传统,词作多取材于男女恋情、离情别绪,在艺术上多讲求含蓄蕴藉,严守音律;风格婉约绮丽,语言精丽而清新。如柳永的词,不外乎羁旅行役、男欢女爱、离愁别绪、浅斟低唱。 由于长期以来词多趋于婉转柔美,人们便形成了以婉约为正宗的观念,如《弇州山人词评》以李后主、柳永、周邦彦等词家为“词之正宗”,就代表了这种看法。婉约词风长期支配词坛,直到南宋姜夔、吴文英、张炎等大批词家,无不从不同的方面承受其影响。豪放派和婉约派是唐宋时期的两大诗文流派,其中婉约派以李清照为首,与以辛弃疾为首的豪放派形成鲜明对比。在鉴赏古诗词时,说“婉约”,已不再局限于宋词中的“婉约派”,也可指具有“婉约”风格的诗和曲等。古诗中的“炼字” 一、理论讲解 本专题诗歌中《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中的“云破月来花弄影”,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其中的炼字艺术十分典型,它属于高考中“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的考点范畴。下面我们就这种炼字艺术作较为详细的讲解。从大的范围来说,古典诗歌的炼字不出炼实词与炼虚词两个方面: (一)炼数量词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把诗僧齐己的《早梅》诗中的“数枝开”改为“一枝开”,使“一枝”与“早”意丝丝入扣,齐己因此而拜郑谷为“一字师”。 (二)炼形容词 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此二联像一幅巨大的风景画,形象地描绘了塞外辽阔苍凉的景象。“直”字展现一种挺拔坚毅之美;落日之圆,衬托在万里戈壁背景之上,给人以苍茫之感。二字将直线之美与浑圆之美融为一体,画面壮观,他字确实难以代替。 “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江鱼入馔来”,这是形容词炼于句首,有如现代的印象派绘画,首先捕捉的是色彩鲜明的印象。“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都是形容词炼于句末的范例。形容词的活用,可化腐朽为神奇,蒋捷《一剪梅》“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中,形容词“红”、“绿”用作使动词,词人通过樱桃变红、蕉叶转绿的动态,抒写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如果“红”、“绿”仍作形容词用,说成“樱桃红,芭蕉绿”,就会味同嚼蜡。(三)炼动词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李白《塞下曲》)“随”和“抱”这两个动词都用得很好。鼓是进军的信号,所以只有“随”字最合适。“抱玉鞍”要比“伴玉鞍”、“傍玉鞍”等说法好得多,因为只有“抱”字才能显示出枕戈待旦的紧张情况。 (四)炼虚词 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如王勃《滕王阁序并诗》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去掉“与”、“共”二字就会大为减色。(五)“诗眼”、“词眼”与炼字 中国古典诗人十分重视字句的锤炼,有“诗眼”、“词眼”之说。一般指五言中之第三字,七言中之第五字,也有以第二字、第四字乃至末字为“眼”的。其实,“眼”就是诗句的关键处,不拘在腰在膝在足。如“孤灯燃客梦,寒杵捣乡愁”的“燃”、“捣”,“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都是评论家津津乐道的著名的“眼”。在诗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