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主题一:走进信息世界 信息: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 信息的概念 信息的形态: 文字信息 图形信息 声音信息 影视信息 等等 古人传递信息的方式 1.结绳。结绳记事是一种常见的原始信息传递方法,它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应用广泛且年代久远。在阶级社会里,结绳的传统被商人继承下来,并在形制和用途上加以变化。在店铺、茶楼及行商的摊位上,各种各样的幌子或招牌,往往饰以各种饰片,成为传递广告信息的新型媒介。 2.狼烟。我国春秋时期,就有用火光烽烟传递军事警报的记载。秦始皇以后,在万里长城上每隔十里即筑一烽火台,用干燥的狼粪做燃料,点燃之后,火光烟雾腾空,可把紧急警报传到很远的地方。这种传播媒介在古代社会商人们的经商活动中也被使用,如在不同时期,都有夜行的商队、马帮“举火为号”的记载。 结绳 有哪些现代通讯工具呢 手机、电脑、电话、广播、电视、书籍、网络、书信、快报、广播、邮件、短信 、传真、视频…… 报纸 网络 时代与信息传递的方式 远古 方式:口耳相传或借助器物 缺点:信息传递速度慢、不精确。 古代 方式:靠驿差长途跋涉送信、飞鸽传信 缺点:信息传递速度慢、信息形式单一。 近代 方式:依靠交通工具的邮政系统 缺点:信息传递速度相对快一些、距离远相对就慢、且费用高。 现代 方式:电报、电话等 缺点:速度快。信息单一。 当代 方式:计算机网络 缺点:传递信息量大、信息多样,传递速度快、不受地域阻隔。 二、信息的特征 普遍存在性 依附载体性 可传递性 时效性 可加工性 可伪性 价值性 可存储性 共享性 1、普遍存在性 信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信息就像阳光、空气一样,普遍存在于大自然和人类社会中。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人类社会资源的三大支柱。 2、载体依附性 信息本身不是实体,它只有依附于一定的载体上,才能存在。 3、传递性 信息可以通过一定的传输工具和载体进行传递。如: 通过对话传递信息; 通过打电话传递信息; 通过电视传递信息; 通过报纸传递信息; …… 4、时效性、价值性。 一般来说,信息提供得越及时,其使用价值就越大。 但是,并不都是越新的信息就越有价值 如:今天的天气预报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很有价值,过去的毫无价值,但是,对于气象科学家来说,也许几十年前的气象资料对于他们来说,更有研究价值。 结论:信息是否有价值与人们的需求有关。 5、可伪性 诸葛亮的“空城计”就是信息可伪性的一个典型例子。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等等,都是利用信息的可伪性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6、共享性 同一信息可以同时被很多人使用。 如:网络上的信息等等。 电脑室服务器共享示意图 例子:连线题 一传十,十传百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名扬千里 时过境迁 结绳记事 信息的可传递性 信息的共享性 信息的可伪性 信息的可存储性信息的时效性 实现信息的价值 1、信息是有价值的 信息的价值不是单一的,有时可能是多方面的。 2、判断信息的价值 对于信息价值的判断,首先应该结合自己的需要来进行。 3、实现信息的价值 要实现信息的价值,最重要的是理解它们,并利用它们去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总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