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174502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专题质量评估(四)(含解析)

日期:2024-05-01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2次 大小:50431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专题,质量
  • cover
专题质量评估 (四) 专题4 (6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科技日报》报道:德国科学家利用卫星数据和一种先进的仪器,绘制了一幅地球上空二氧化氮的分布图。从科学家绘制的二氧化氮分布图来看,欧洲和北美洲的一些大城市上空二氧化氮密度很高。其原因是这些地区的 (  ) A.机动车辆过多 B.雷雨天气较多 C.硝酸工业发达 D.燃料以煤为主 【解析】选A。机动车(汽车等)在启动“打火”过程中使大气中N2、O2生成NOx,氮氧化物有毒,能污染空气,所以能引起污染,因此机动车过多是大城市形成大气污染最主要的因素。 2.将SO2与H2S气体在集气瓶中混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集气瓶内壁上有淡黄色固体生成 B.反应中SO2作还原剂 C.反应的SO2与H2S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质量比为1∶1 【解析】选A。反应方程式为SO2+2H2S3S↓+2H2O,故集气瓶内壁上有淡黄色固体S生成,反应中SO2作氧化剂,H2S作还原剂,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质量比为2∶1。 3.(双选)能除去NO中的NO2的试剂与装置是 (  ) 【解析】选B、D。NO2易溶于水而且能够和水反应,而NO不溶于水,所以可以用水或水溶液除去NO中的NO2,因为氮氧化物都有毒,所以必须处于一个密闭体系中或有尾气吸收装置,洗气时要注意“长进短出”,这样可以保证气体和溶液充分接触,除杂完全。 4.某学习小组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温度计指示的温度高低是Tc>Tb>Ta B.实验说明:浓硫酸吸水时放热 C.实验说明:浓硝酸挥发时放热 D.实验应用了对比法 【解析】选C。本实验采用对比的方法,比较浓硫酸吸水和浓硝酸挥发时的热量变化。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反应放热使温度升高,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由液体变为气体时要吸收热量,使温度降低,所以温度:Tc>Tb>Ta。 5.向Fe(OH)2悬浊液中滴入稀硝酸,悬浊液变澄清,对这一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B.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反应后溶液呈黄色 D.稀硝酸在反应中既表现酸性又表现氧化性 【解析】选A。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把Fe(OH)2氧化成棕黄色的Fe(NO3)3,硝酸被还原成NO,表现氧化性和酸性。 6.选用下图所示仪器中的两个或几个(内含物质)组装成实验装置,以验证木炭可被浓硫酸氧化成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按气流从左向右流向,连接装置的正确顺序是A→F→E→C→D→B B.丁中溶液褪色,乙中溶液变浑浊说明甲中生成CO2 C.丙中品红溶液褪色,乙中溶液变浑浊说明甲中生成CO2 D.丁和丙中溶液都褪色,乙中溶液变浑浊,说明甲中有CO2生成 【解析】选A。木炭与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CO2和SO2,由题中所给的各种装置可知:甲是反应发生装置。检验CO2时一般用澄清的石灰水,而SO2也会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在检验CO2之前必须先用酸性KMnO4溶液除去SO2;检验SO2一般用品红溶液。所以装置应该设计为:发生装置→除去SO2装置→检验SO2是否除尽装置→检验CO2装置,即:甲→丁→丙→乙,接口连接时要注意“长进短出”,其连接顺序为A→F→E→C→D→B,A选项正确;品红溶液不能大量吸收SO2,只能用于检验SO2,而不能除去SO2,所以丙中品红溶液褪色,说明SO2未全部被除去,所以乙中溶液变浑浊不足以说明甲中生成CO2,C选项错误;SO2能够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若溶液完全褪色,则SO2可能正好完全反应,也可能过量,所以乙中溶液变浑浊也不足以说明甲中生成CO2,B和D选项也错误。说明甲中生成CO2的正确现象是:丙中溶液不褪色,乙中溶液变浑浊。 【变式训练】下列反应后能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的是 (  ) A.向Ba(NO3)2与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通入SO2气体 B.向BaCl2与氨水的混合溶液中通入SO2气体 C.向BaCl2与氯水的混合溶液中通入CO2气体 D.向NaHCO3与BaCl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NH3气体 【解析】选A。不溶于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