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179370

人教A版必修一数学第一章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案+课件】 (2份打包)

日期:2024-05-07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3次 大小:21338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打包,2份,课件,教案,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近、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是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此外,集合理论的应用也变得更加广泛。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知道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 3、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4、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 5、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让学生经历从集合实例中抽象概括出集合共同特征的过程,感知集合的含义。 2、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感受学习集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 对待不同问题,表示法的恰当选择。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请分析以下几个实例: 1.正整数1, 2,3, ; 2.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3.2018足球世界杯参赛队伍; 4.《水浒》中梁山108好汉; 5.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 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集合(宣布课题),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 阅读课本P2-P3内容 (二)研探新知 1.集合的有关概念 (1)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set)(简称为集)。 思考:上述5个实例能否构成集合?如果是集合,那么它的元素分别是什么? 练习1:下列指定的对象,是否能构成一个集合? ①很小的数 ②不超过 30的非负实数 ③直角坐标平面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相等的点④的近似值 ⑤高一年级优秀的学生 ⑥所有无理数 ⑦大于2的整数 ⑧正三角形全体 (2)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a)确定性:设A一个给定的集合,对于一个具体对象a,则a或者是集合A的元素,或者不是集合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b)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c)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是没有顺序关系的,即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一样,我们称这两个集合是相等的,跟顺序无关。 (3)思考1:课本P3的思考题,并再列举一些集合例子和不能构成集合的例子,对学生的例子予以讨论、点评,进而讲解下面的问题。 答案:(a)把3-11内的每一个偶数作为元数,这些偶数全体就构成一个集合。 (b)不能组成集合,因为组成它的元素是不确定的。 (4)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a)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belong to)A,记作a∈A (b)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not belong to)A,记作aA 例如:A表示方程 x2=1 的解。 2A,1∈A (5)集合的表示方法 我们可以用自然语言来描述一个集合,但这将给我们带来很多不便,除此之外还常用列举法和描述法来表示集合。 (a)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列表法。 如:{1,2,3,4,5},{x2,3x+2,5y3-x,x2+y2},…; 思考2,引入描述法 答案:(1)1~9内所有偶数组成 的集合(2)不能,因为集合中元素的个数是无穷多个。 说明:集合中的元素具有无序性,所以用列举法表示集合时不必考虑元素的顺序。 (b)描述法: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描述法。 具体方法:在大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如:{x|x-3>2},{(x,y)|y=x2+1},{直角三角形},…; 说明:(课本P5最后一段) 思考3:(课本P6思考) 强调:描述法表示集合应注意集合的代表元素 {(x,y)|y= x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