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邹忌讽齐王纳谏 01 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昳丽(yì) 朝服(zhāo) 窥镜(kuī) 期年(jī) 孰美(shú) 间进(jiàn) 谤讥(bàng) 朝于齐(cháo)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形貌昳丽(光艳美丽)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指国君身边的近臣) (3)今齐地方千里(土地方圆) (4)面刺寡人之过者(当面指责) (5)谤讥于市朝(议论)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 ) A.与:吾与徐公孰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B.虽:虽欲言,无可进者/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C.乃:乃下令/乃不知有汉 D.期:期年之后/陈太丘与友期 (解析:A项“与”分别为和/通“欤”;B项“虽”都是“即使”;C项“乃”分别为于是,就/竟;D项“期”分别为一年/约定。)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下列对邹忌的赞美,语气由重到轻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B ) ①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②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③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A.②③① B.①②③ C.②①③ D.③②① 5.按要求填空。 (1)《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一》,“讽”的意思是讽谏,指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我们学过的课文《唐雎不辱使命》也选自此书。21教育网 (2)课文中描写对群臣吏民进谏的中等奖赏的句子是: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描写群臣吏民进谏的第二阶段的句子: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21·cn·jy·com (3)邹忌通过与徐公比美,悟出的道理是直言不易(用自己的话概括)。 (4)邹忌借助类比,以“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推导出了“王之蔽甚矣”的结论。 (5)齐王接纳邹忌的谏言取得的成果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或战胜于朝廷)”。 6.学习完《邹忌讽齐王纳谏》后,同学们对邹忌的进谏策略和齐威王的纳谏魄力十分佩服。请你一起完成下面的任务。2·1·c·n·j·y (1)请将下联补充完整。 上联:邹忌巧言善辩进言委婉 下联:威王悬赏纳谏从谏如流 (2)邹忌采用了委婉劝说的方式令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受此启发,绿茵中学的学生想建议李校长开设“校长信箱”,广开言路。假如你是学生代表,见到李校长后,你将会怎样说?(不超过40个字)21·世纪*教育网 示例:学校要是能设立一个“校长信箱”,让大家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这是多好的一件事啊! 02 课内精读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后面的题目。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A.朝:朝服衣冠,窥镜/朝而往,暮而归 B.美:客之美我者/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C.过: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及鲁肃过寻阳 D.市: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愿为市鞍马 (解析:A项“朝”都是“早晨”的意思;B项“美”分别为认为……美/秀美;C项“过”分别为过错/到;D项“市”分别为集市/买。)【来源:21·世纪·教育·网】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由此可见,大王您所受的蒙蔽太厉害了。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能在公共场所议论(君王的过失) ,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 9.邹忌见了徐公后,又“窥镜而自视”“暮寝而思之”的行为反映了邹忌怎样的性格特点? 头脑清醒、善于思考、深谋远虑。 10.文中邹忌从自己与徐公的比美中,悟出的治国道理是什么? 君主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让人们敢于说真话,这样才能实现大治。 03 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