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183516

2018届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练习《孟子》两章

日期:2025-05-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2次 大小:5841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18届,人教,九年级,语文,下册,练习
  • cover
 《孟子》两章 01  积累运用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米粟(sù) 亲戚畔之(pàn) 畎亩(quǎn) 傅说(yuè) 胶鬲(gé) 曾益其所不能(zēng) 拂乱(fú) 法家拂士(bì) 2.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1)环而攻之而不胜(围) (2)七里之郭(外城) (3)兵革非不坚利也(泛指武器装备) (4)寡助之至(极点) (5)以天下之所顺(归顺,服从) (6)人恒过然后能改(常常) (7)入则无法家拂士(国内) (8)而后喻(通晓) 3.下列选项中加点字古义和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C ) A.委而去之 B.管夷吾举于士 C.天时不如地利 D.亲戚畔之 (解析:A项“委”古义:放弃;今义:委托。B项“士”古义:狱官;今义:士兵。C项“利”古今义都是“使有利”。D项“亲戚” 古义: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今义:亲属。) 4.下列选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D ) A.亲戚畔之 B.困于心衡于虑 C.入则无法家拂士 D.行拂乱其所为 (解析:A项“畔”通“叛”;B项“衡”通“横”;C项“拂”通“弼”。) 5.根据加点词的意思各写一个含有该加点词的成语。 (1)兵革之利 短兵相接 (2)寡助之至 寡不敌众 (3)池非不深也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4)得道多助 推波助澜 6.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中指出民心向背的重要性的句子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谈“死于安乐”这一内容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21教育网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揭示一个人成才的主观因素的句子是“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21cnjy.com 7.某班开展“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 孔、孟及其弟子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故事,请你写出至少两个。(只写故事名称) 韦编三绝、孟母三迁、孟母断织 (2)结合下面的图片,说说孔子讲学的意义。 孔子打破了“学在官府”,教育“有类”的局面,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进步口号,即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孔子还很重视对学生的“因材施教”,即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孔子十分强调学以致用、学思结合。 (3)当今有不少家长效仿古代“孟母三迁”的做法,争先恐后地购买名校周边的“学区房”,请你用简明的语言阐述对这种现象的看法。21·世纪*教育网 示例一:我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不可取。因为自己的孩子适不适合上名校还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看,况且更多的家长只是出于一种跟风心理而已。示例二:我认为家长这种做法可取。的这种做法对孩子有好处,因为名校集中了优质教育资源,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求学更容易成才。 02  课内精读 (一)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后面的题目。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 ) A. 时:天时不如地利/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B. 和:地利不如人和/必能使行阵和睦 C. 胜:环而攻之而不胜/予观夫巴陵胜状 D. 池:池非不深也/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解析:A项“时”分别为时令/时间;B项“和”均为和谐;C项 “胜”分别为战胜/好;D项“池”分别为护城河/池塘。)2-1-c-n-j-y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10.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利的主要条件是什么?你认为文中哪个句子最能体现作者的仁政思想? 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1.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