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及其特征》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广东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研究开发中心信息技术教材编写组编写的信息技术(必修)《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信息及其特征》。“信息及其特征”是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材1.1节内容,是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基础上的拓展和加深,本节课的内容是第二章“信息的获取”的基础,只有学好了本章的知识,在以后的学习才能更加轻松,所以本节课教学地位十分重要。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信息的定义及其特征。讲解分析理论,要避免枯燥空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学中应该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和学生学习形式的多样,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探讨,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的氛围中愉快地接受新知识。?21教育网 高中分阶段,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21·cn·jy·com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列举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对信息的概念有基本的认识;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21cnjy.com 【过程与方法】 能从生活中发现并准确把握有价值的信息;培养学生通过对生活事例的分析和归纳获取新的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理解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与他人协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其信息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信息的定义; 2.信息的一般特征。 【教学难点】 1.信息定义的理解; 2.正确理解信息的特征。? 四、教学策略 在教学中,采用讲授法、问题驱动法、演示法、案例分析法,这四种教学方法将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分析问题,加深对重难点的理解。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环境 多功能演播厅 七、教学过程 1.通过案例引入信息资源管理的现象。 2.介绍课程的基本要求: 介绍《信息技术基础》是一门新学科,指出其研究对象及其地位,是辅助的课程,是处于当今信息社会的必不可少的课,开这门课对当下学生显得非常重要重要性。2·1·c·n·j·y 3.(ppt展示两张图片)说说你从中得到什么信息? (设计意图:以同学们最熟悉的生活经历引入新课,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新知识学习: (1)信息的含义 提问: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信息。以上我们举了那么多例子,现在你能说说什么是信息吗? 学生回答,然后教师分析讲解: 信息的定义到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看看不同学者的观点:信息论的奠基人之一香农提出: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 控制论的奠基人维纳指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专门指出了信息是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小结:信息是用语言、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声音、情景、表情、状态等方式传递的内容。? 5.信息的一般特征: 【载体依附性和可处理性】 提问1:古代人们点燃的烽火是信息吗? 在古代,烽火的含义是为了报警有外敌入侵。但是点燃的烽火本身只是信息的载体,它里面包含的意义即有外敌入侵,这才是信息。这说明了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同时大家要特别注意信息和信息的载体是有区别的。 提问2:请说明下面的这些息的载体是什么? 信息1:“请保持安静!” 信息2:投影两幅图像,含义是什么? 玉不琢,不成器,孟浩然的诗词直白易懂,多为反复修改,不断推敲而成。引出信息可处理,可增值,这些都体现了信息反复锤炼的主要性。再引深到学习生活中。21·世纪*教育网 【传递性】 提问1:“好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