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公 输 知识与技能 1.揣摩人物语气,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2.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掌握部分实、虚词的含义及特殊文言句式的用法。 过程与方法 1.体会文章高超的劝说艺术。 2.理解文中的人物形象及文章所寓含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墨子的反侵略主张,理解人物智勇兼备的特点。 重点 1.积累文言语汇,掌握文言句式用法。 2.体会文章高超的劝说艺术。 难点 了解墨子的反侵略思想,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朗读法、质疑法、讨论法、练习法。 多媒体课件、录音朗读磁带。 2课时 鲁班是我国古代有名的能工巧匠,但在庄子的文章中,他是一位顽固狡诈、阴险狠毒的人。然而这一次,他的面前却站着一位英勇无畏的外交家,他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 墨子(约前476—前390),名翟,相传原为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是春秋战国之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非攻”(反对掠夺性战争)、“兼爱”(主张人人平等相爱)等。 1.时代背景。 墨子所处的时代,各诸侯国掠夺性的战争频繁不已,严重破坏生产,甚至使下层人民被迫“折骨为炊,易子而食”。墨子希望解除劳苦大众的苦难,这是他提出“非攻”“兼爱”等政治主张的思想基础。当时楚国是大国,占有两湖一带广大地区。宋国小,在今河南商丘一带,但处于战略要地。楚任用公输盘造器械,接连打败了周围几个国家,又准备攻宋的时候,墨子听到消息,便从鲁国赶到楚国去制止楚攻宋。《公输》写的就是这件事,具体地表现了墨子的“非攻”思想。 2.《墨子》简介。 《墨子》是先秦墨家著作,现存五十三篇,其中有墨子自作的,有弟子所记的墨子讲学辞和语录,其中也有墨家后学的作品。《墨子》是我国论辩性散文的源头,运用譬喻、类比、举例、推论的论辩方法进行论证,逻辑严密、说理清楚。语言质朴无华,多用口语,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把握语气,体会人物的心理,感受激烈、紧张的气氛。 2.教师指导朗读。 示例: (1)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加点词须重读,显示墨子焦急的心态,他为了阻止楚宋之战而不辞劳苦 (2)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读出疑问语气,显示公输盘恭敬请教之意 (3)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读出祈使语气,显示蓄意提出无理要求之意 (4)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义”字须重读,显示公输盘以“义”装点自己的味道,要读出他一本正经而又傲慢的语气 (5)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读出疑问语气,显示质问、责备、催促之意。 (6)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公输盘在无言以对的情况下,只好虚晃一枪,把矛盾的焦点转移到楚王身上。要读出他狡猾推脱而又仗势欺人的语气 (7)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注意“善哉”一词蕴涵的虚伪。“虽然……”则体现了一个霸气十足的诸侯的强硬与蛮横 (8)公输盘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公输盘在心里做着阴险的盘算,要读出阴险并带有威胁意味的语气。墨子敏锐地揭穿这一阴谋,显示了他的胸有成竹、镇定沉着 3.选两位学生分角色朗读,其余同学评点。 4.本文对应的双方是谁?主要人物是哪一位?墨子前往楚国的目的是什么? 本文对应的双方是墨子和楚国的公输盘、楚王。主要人物是墨子。他前往楚国的目的是劝阻楚国攻打宋国。 5.理清文章的思路。 文章开头先介绍事情的缘由,中间详细叙述了墨子同公输盘、楚王作斗争的经过,可分为三个步骤:使公输盘理屈词穷;使楚王理屈词穷;模拟攻守,说明楚国攻打宋国不会有好结果,促使楚王放弃攻宋,全文脉络清晰。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用工具书,翻译课文。 2.以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