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255218

9智取生辰纲 教案

日期:2024-06-0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1次 大小:14655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智取,生辰,教案
  • cover
9 智取生辰纲 【学习目标】 1.巩固小说的有关知识:小说的概念及三要素。 2.了解《水浒传》的主要内容及作者的思想倾向。 3.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重点) 4.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周围许多同学都比较喜欢收集印有《水浒传》中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图像的精美画片,收集较全者往往引以为豪。我想,大家欣赏的不仅是画片,更主要的是佩服这些好汉的英雄豪气。梁山好汉们殊途同归,但他们各自的出身、地位、命运、投奔梁山的动机却不尽相同。他们当中不乏武艺高强、具有一定教养的军官,青面兽杨志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学习杨志命运转折的关键一节。21cnjy.com 二、自主预习 1.作者简介。 施耐庵,生平事迹不详,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人。传说生于1296年,死于1370年。原名耳,后名子安,字耐庵。曾在钱塘为官二年,因与当权者不合,弃官还乡,闭门著书。又传,曾参加元末在苏州起义的张士诚军,因目睹朝政腐败,遂作《水浒传》以抒胸中之愤。 2.名著简介。 《水浒传》,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明代长篇章回白话小说,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小说真实地描写了起义斗争的发展过程:从个人反抗发展到集体反抗,从分散斗争到有组织的斗争,以及起义失败的结局。 三、合作探究 (一)梳理情节线索 1.快速默读课文,围绕题目《智取生辰纲》,明确以下问题。 明确:(1)什么叫生辰纲? (2)谁送生辰纲? (3)谁取生辰纲? (4)“智取”中的“智”体现在哪里? (5)故事中有哪些矛盾冲突? 2.在回答前面几个问题的基础上,试着复述课文。 示例:杨志为保生辰纲顺利押送,一路急行,防范甚严,导致随行押送人员苦不堪言。在路经黄泥冈时路遇一批贩枣客人,后又有一人贩酒而来,贩枣客买一桶酒,在付钱时发生纠纷,又有人偷喝了另一桶酒的半瓢,再有人偷喝未成被贩酒人擒住。杨志见属下口渴难耐就容许他们买下了剩下的酒,喝下后却发现蒙汗药发作都倒地了。原来这群贩枣客就是晁盖、吴用等人假扮的,贩酒客则是白胜所扮。这条智取生辰纲的计策是吴用提出的,原先两桶酒皆为好酒,他们先喝一通引诱杨志等人。后来第一个贩枣客偷喝是为了让杨志麻痹,第二人偷喝时则乘机在瓢中放了药,因偷喝未果所以蒙汗药进入了剩下的酒中。所以杨志等人喝时就中了蒙汗药倒地,尽失生辰纲。21·cn·jy·com 3.小说以“生辰纲”的争夺为中心事件,采用双线结构,明线是什么?暗线又是什么?这两条线索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交接在一起呢?21·世纪*教育网 明确:明线———杨志押送金银担,暗线———吴用智取生辰纲。 六月四日,黄泥冈上交接在一起。 4.课文标题是《智取生辰纲》,但这篇课文却是从杨志等人的角度来叙述故事的。小组合作探究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示例:给读者留下悬念;便于突出杨志的性格特点;使情节曲折生动…… (二)分析人物形象 1.本文中,无论是押送生辰纲的杨志,还是劫取生辰纲的吴用等人,都体现出一个“智”字,再读文本,找出杨志的“智”和吴用的“智”分别体现在什么地方? 明确:杨志的“智”:①变更起行时间;②催促军健赶路;③三问枣客;④警惕卖酒者。吴用的“智”:①智用天时———酷热的天气;②智用地利———山冈树林;③智用矛盾———杨志的内部矛盾;④智用计谋———以逸待劳;⑤乔装打扮———消除杨志的戒心;⑥酒为诱饵———难以抗拒的诱惑;⑦巧妙卖酒———天衣无缝的计策[卖而不卖———喝酒买酒———饶酒夺酒———巧下蒙汗药(欲擒故纵)]。2·1·c·n·j·y 2.既然双方都具有“智”,为何杨志失败,而吴用成功了呢?请试着找出杨志“不智”的表现。 明确:杨志过于注重本次押送,忽视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