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259662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藤野先生》教案

日期:2024-05-0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2次 大小:14151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人教,八年级,上册,语文,5课,藤野先生
  • cover
5.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2.领会语言的感彩,理解作者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 3.了解本文运用两条线索组织材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是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本文难点较多: (1)全文线索为作者与藤野先生交———明线,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暗线。 (2)第二部分第三层是难点,因两件事促成作者弃医从文,中国医学界少了一个良医,中国文坛却多了一名大文豪。【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结尾部分也是难点,它总结全文,深化中心,加强了文章的战斗性。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大家是否记得初一时我们学过鲁迅的哪些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今天我们继续地来学习鲁迅的另外一篇文章《藤野先生》。【来源:21cnj*y.co*m】 1.作者回顾: 鲁迅(1881—1936)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自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作笔名。著名作品集有《野草》《朝花夕拾》《呐喊》《彷徨》《华盖集》《坟》等。本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2.导语: 本文写于作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地点在厦门大学,正当“三、一八”惨案发生之后。鲁迅积极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以及反动文人进行英勇斗争,用战斗的文章抨击“正人君子”的迫害,抒发自己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歌颂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忱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出处:21教育名师】 二、正课 1.粗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见课件) 2、速读课文,思考: (1)、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写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在这段经历中,作者所写的事情都发生在那里?请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重点写发生在哪里的事情?【版权所有:21教育】 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我离开仙台之后”. 仙台 3、给文章分段,归纳段意。课文据地点的转移可分成三个部分。 .全文共有38段,可以“我”活动地点的变换为标志。可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及感受。 第二部分(第4—35段):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我”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和离别,赞扬先生的崇高品质。 第三部分(第36—38段):写“我”离开仙台后怀念藤野先生的感情,以及先生的崇高精神对我的激励与鼓舞。 文章标题是对全文思想内容鲜明精炼的概括。你认为课文是以什么为中心记叙的?叙述线索又是什么?感情线索是什么? 围绕藤野先生的这一中心组织材料,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 以作者对祖国、对民族的爱感情线线索 5、上野樱花烂熳的时节是怎么样的?示图(见课件) 6、在这烂熳的时节中作者在东京的见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流露了怎样的感情?从文中哪个词可看出来? 【讨论、明确】:作者看到了中国留学生“成群结队”“盘着辫子”地赏樱花,闻到了中国留学生吵闹“响得震天”,污浊,”。 无非:只不过。表露了作者对东京留学日本学生中效忠满清王朝,醉生梦死状况的失望之情。为下文离开东京“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埋下伏笔。 7、“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与后文哪几句话相呼应?与“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呼应 8、写“清国留学生”的外貌,作者抓住了什么特点?为什么抓这个特点? 抓住了“盘着大辫子”的特点。 ———在当时,有无辫子可以区分对清王朝的态度。抓住这一特点,可以画出他们的灵魂。     9、理解作者的修辞艺术:(见课件) 、“形成一座富士山”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比喻。有嘲讽意味。  、标致”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