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267070

20《古诗两首-送孟浩然之广陵》31PPT课件

日期:2025-05-1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66次 大小:6404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古诗两首-送孟浩然之广陵,31PPT,课件
  • cover
课件31张PPT。送孟浩然之广陵PLAY学习方法1、知诗人 解诗题 2、析词句 明诗意 3、品诗句 悟诗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代 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学习目标自学提示学习指导知识扩展课后作业 朗读古诗 想象画面 理解诗意 学习指导 体会情感 朗诵古诗 背诵古诗 本诗评析 填空 学习目标 1 学会生字,理解词义; 2 理解诗意,想象“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 长江天际流”展现的画面,体会诗 人当时的思想感情; 3 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4 默写古诗; 5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热爱祖国 山河的情感。 李白,号太白(公元701--762年)是唐代伟大的诗人。 他小时候学习了很多书,十五岁,做的文章已经很出色。他喜欢游览山水名胜。从二十岁起,他差不多游遍了四川境内的名山大川。在青年时期,李白就有了丰富的学问和很高的文学修养。他富于正义感,热爱自由,性格豪放。他给我们留下了一千多首诗,人们称他“诗仙”。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 诗人,他和李白是好朋友。 广陵是现在的江苏省扬州市。“之”是“去”的意思。 公元726年,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去扬州,写了这首诗。 李白和孟浩然的故事 据说李白常在黄鹤楼上与人饮酒赋诗。有一天,他听说仰慕已久的孟浩然就隐居在附近的襄阳,便立刻前往拜见。孟浩然听说李白来了,顾不得整理衣冠,赶忙来到堂前。李白一见孟浩然,抢上一步说:“孟兄,李白早知道您诗名天下,特来求教啊!”“哪里哪里,贤弟过奖了,过奖了!你才华横溢,我也久仰了呀!”两人一见如故,从此一起游山赏月,饮酒赋诗,谈人生,谈抱负……就这样,好几个月形影不离。不久,孟浩然要到江浙一带远游,李白有事不能同往,特地选在黄鹤楼为孟浩然送行。望着帆船远去,李白心中百感交集,于是一首千古名诗诞生了……引导:孟浩然是李白的老师、兄长、朋友,往日,他们生活上相互照顾,学业上相互帮助,情投意合,感情深厚,此刻分别,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相见,黄鹤楼前两人分别的情景一定非常感人,同学们想象一下,他们的分别时,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会是什么样的表情。我们能不能分角色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呢?要演戏,先要有脚本,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集体合作为这段情景的表演,写一个脚本,脚本要交待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环境,人们的动作、语言、表情等等。注释:“故人”就是“老朋友”,指孟浩然。 “辞”就是“辞别”,黄鹤楼在扬州的西方,所以说“西辞”。 “烟花”,阴历三月是春天最好的时节。春天百花盛开,田野上常有迷迷蒙蒙的雾气,古人称为“烟花”。 “下”是顺流直下,可见船走得很快。 “碧空”就是湛蓝的天空。 “天际”是天边。 黄鹤楼:楼名,在今武汉。 之:去,到。 故人:这里指老朋友。 烟花:指艳丽的春景. 尽:消失。  唯:只。 天际:天边。 广陵:即扬州。    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去扬州 我的好友孟浩然在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由黄鹤楼出发,乘船东行到扬州去。我伫立江边,目送友人的小舟愈行愈远,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望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际。 诗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 表达了诗人送别好友时无限依恋的 感情,也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 美好。 中心思想: 黄 鹤 楼 黄鹤楼故址在现在的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huang-hu-ji]上,自古是游览胜地。现已重建。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代 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返回 理解诗意 结合自学提示,说说题目的意思。 前两句诗讲的什么? 说说后两句诗中带点的词义。 说说后两句诗字面上的意思,想象所展现的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 结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