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276166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29《古诗两首》课件+朗读动画

日期:2025-05-1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91次 大小:60713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三年级,下册,古诗两首,课件,朗读
    课件47张PPT。《古诗两首》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我们祖国的文化源远流长,而古诗更是文化宝库里一颗璀璨的明珠。你们入学以来,老师与你们共同诵读了许多经典的古诗名句。请大家回忆一下,脑海里积累了哪些和中国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呢?找出来,读给大家听。欣赏《乞巧》,理解美好的愿望乞巧检查自学,展示成果林杰 (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诗人。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卒,年仅十七。《全唐诗》存其诗两首。检查自学,展示成果牛郎织女的传说 天上仙女思凡心切,下凡来与牛郎私合并生下一男一女两个孩子。王母娘娘知道后大怒,遣天兵天将来将织女带走。为了防止织女在下凡去与牛郎相会,王母拔下头上簪子随手一划,就出现了银河(银河来历)将牛郎织女隔开。之后因喜鹊同情有情人,每年七夕用身体搭成鹊桥让二人相会。检查自学,展示成果关于乞巧节 也叫女儿节,即七月七日。民间幼女用碗盛水在日下投针,叫乞巧丢针。幼女将绿豆于前数日置碗内,用布盖上。每天浇水,七夕打开盖布。若芽生不乱,其女必巧。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每逢七夕,“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穿针线。”另外,陈瓜果于庭,以求奇巧的乞巧方式也较普遍,如有蜘蛛在瓜果上结网叫得巧。听读古诗,学会诵读 请同学们认真听古诗朗读录音,注意生字的读音,注意诗歌的节奏和停顿。 乞巧 唐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听读古诗,学会诵读诵读大比拼,以小组为单位,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可以个人读、集体读、分角色读,看谁读得更准确、更流利、更有感情。趣味游戏,学会生字(1)朗读诗歌,圈画出不会的字音、难懂的词语。通过查字典或者资料,弄明白字词的读音和意思,比一比看谁学的最快。说一说你如何记住这些生字词。 提示:将生字与学过的字对比记忆。 乞———气 宵———霄———肖 渡———度(2)开火车反复朗读生字,看谁读的最准确。 乞( ) 巧( ) 霄( ) 渡( ) (3)生字组词大挑战。 乞( ) 巧( ) 霄( ) 渡( )趣味游戏,学会生字qǐqiǎoxiāodù乞讨巧合 云霄 渡河自主探究,理解《乞巧》意思 有感情朗读《乞巧》,结合注释和资料理解诗歌的内容,然后自主探究以下问题: (1)你知道题目《乞巧》是什么意思吗? 点拨: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2)我会理解下面重点词语的意思。 乞: 碧霄: 几万条: 渡:向人讨、要、求。指浩瀚无际的青天。横过水面。比喻多。自主探究,理解《乞巧》意思(3)我会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诗句: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意思:一年一度的七夕节又来到了,牵牛织女再度横渡喜鹊桥来相会。 诗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意思: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挨家挨户的巧手女子都穿起红丝,至少有几万条。自主探究,理解《乞巧》意思请同学们,再次有感情朗读《乞巧》,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你能想象出“七夕今宵看碧霄”的景象吗? 点拨:一年一度的七夕节又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停下手里的工作,到村外欣赏美丽的月亮。小姑娘们也悄悄的做好了乞巧的准备。大家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发现蓝色的天空,万里无云,圆圆的月亮,发出明亮的光辉,好美丽的夜空啊!合作交流,体会作者的感情(2)你知道人们看碧霄的时候还看到了什么吗? 点拨:还看到了“牵牛织女渡河桥”。合作交流,体会作者的感情 (3)“牵牛织女渡河桥”蕴含怎样的故事?人们想到这个故事时,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 点拨:蕴含牛郎织女鹊桥会的故事。 人们想到这个故事时,一定会牛郎织女的真挚爱情所感动,希望他们永远在一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