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297320

9.地表的变化 课件+素材

日期:2025-05-18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976590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地表,变化,课件,素材
    一、提出问题:出示高山大海平原沙漠的图片,地表的面貌是本来就是这样的吗?这种地貌是怎样形成的? 二、做出猜想,获取证据。 1.上帝创造、夸父逐日 2.收缩理论 3.大陆漂移学说 魏格纳 推动大陆漂移的力量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观察世界地图的时候突然有了一个发现,这个发现萌生了一个新的学说。 [魏格纳] Wegner,Alfred(1880—1930)德国天文学家、地球物理学家、气象学家。生于德图柏林,卒于丹麦格陵兰。曾在德国海德尔堡大学、因斯布鲁克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气象。因对大气热力学即形成天气和极地气团的条件发生兴趣,于1906年参加一丹麦极地考察队,奔赴格陵兰探险,历时两冬。后返德自1908至1912年任教于德国马尔堡物理学院。1912年一1913年参加过横贯格陵兰的探险o 1915—1919开始研究大陆漂移问题。1919年到德国汉堡北的格罗博斯特尔的海洋观测所的气象试验站工作五年。1924年起直至去逝前,一直任奥地利在格拉茨设立的气象学和地球物理学特设讲座的特邀主讲人。1930年第四次赴格陵兰探险,不幸以身殉职。魏格纳以其对大陆漂移学说的贡献,成为二十世纪最有影响的地质学家之一。虽然早在17世纪英国哲学家 F.培根Francis~acon,1561— 1626)就曾著文指出南美洲东海岸和非洲西海岸形状极为吻合,并非偶然,但并未做进一步观察和解释。 此后又有人认为A.斯奈德(Antonio Snider-Pelligrini)是首先从地质角度解释此现象的人,但绝大多数学者仍推魏格纳是大陆漂移学说的鼻祖。自1910年起,魏格纳不断充实和完善大陆漂移学说。除列举非洲与南美两大洲西东海岸形状吻合外,还指出巴西和非洲的古生物化石也极端近似。他确信,从地理和大地测量的角度也应支持这一假说。但他对导致 大陆移动的驱动力还没有确切的论证。他提出这个力部分米自潮汐,部分米自地极的“飞力”(light from the pole)。他设想在中生代有一联合古陆,其上发育有很多海脊。这些海脊后来分开了,至白垩纪时,南美洲和非洲漂移开了,但直到第四纪,北美洲和欧洲还没有完全分开。这两 大洲分开得最晚。南美洲与南极洲分开的也晚,澳大利亚是始新世时才与南极洲分开来的。魏格纳的学说提出之后,遭到普遍的反对。直到海底扩张学说、古地磁学说等方面提出新的论据,特别是板块学说兴起之后,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才赢得普遍的支持,那已是四、五十年以后的事了。主要著作有《海洋和大陆的起源》(1915)。 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魏格纳受伤在医院治疗,偶然发现大西洋两岸的大陆轮廓非常吻合,从而产生了大西洋两岸陆地曾在一起,后经裂开和漂移成了今天格局的想法。他广泛收集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等方面的证据。1915年出版了《大陆和海洋的起源》,阐述了大陆漂移的观点。 证据1:相邻大陆的边缘形态可以拼接 魏格纳为证实大陆漂移所收集的大量资料,至今仍然是难以辩驳的铁证。其中,大陆岸线的吻合是最吸引人的证据。巴西东端的直角突出部分与非洲西岸直角凹进的几内亚湾非常吻合。 证据2:古生物化石的分布 魏格纳充分利用古生物学的资料来证实大陆的漂移。由于相同的生物种不可能在相隔十分遥远的地点分别独立出现,它们应该起源于同一地区,然后再逐渐传播到其他地区。但是,魏根纳通过对比发现,在远隔重洋的大西洋两岸许多生物种群却存在着亲缘关系,其中特别是那些根本无法远涉重洋的陆生生物群落,只有用“联合古陆”的观点才能得到圆满解释。 大陆漂移说的问世,轰动了全球。但后来发现,大陆漂移的证据虽然无可辩驳,却始终找不到大陆漂移的真正原因。因此它曾一度沉寂了30余年。直到20世纪60年代,大陆的漂移终于在大洋深处找到了答案。海洋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的诸多发现,使得大陆漂移说再度复活起来,并且成为板块构造学说的奠基石。 3.板块构造理论 喜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