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思单元 我们也在找证据 教学案例 我们也在找证据 【教学分析】 本单元是本册教材的反思单元,也是一年级科学教材的结束单元,是在前面几个探究单元活动的基础上,对“制订计划”“搜集证据”两项探究要素的学习经历进行回顾反思,其中更侧重培养的探究要素是“搜集证据”。本单元知识目标方面没有具体的要求。 【教学目标】 回顾自己搜集证据证明猜想的经历,初步了解一些搜集事实与证据的方法,养成尊重事实、如实讲述事实的习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教学准备】 教学用PPT课件。 每组准备若干印有火车头、火车车厢的图卡(要方便学生书写)。 【教学过程】 学习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标准 1.阅读科学家故事 播放ppt课件,给孩子们讲“地图上的发现”故事。 听老师讲解、分析“大陆漂移说”的发现历程。 提问并组织交流:魏格纳是如何研究的? 小组轻声讨论魏格纳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各小组汇报讨论情况。 组织学生情景再现,指导学生使用四环节描述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会使用“作出假设”、“制订计划”、“搜集证据”、“得出结论”等词语描述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过程。 2.回顾自己本学期的探究经历 谈话:我们也有过这样搜集证据证明自己猜想的经历吗? 提问并组织交流: 1.本学期,我们经历了和科学家类似的哪些科学研究活动? 小组内交流回顾自己在一学期中印象深刻的科学研究经历。 较完整地说出一个研究经历,有观点有证据。 2.这个活动中,你提出了哪些观点?是怎么证实的? PPT出示“回顾要点” 回顾要点: 提出了什么问题? 作出了什么猜想? 搜集了什么证据支持自己的猜想? 搜集证据时采用了哪些方法? 得到了什么观点? 能说出自己在搜集证据时使用的方法,即采用了哪些感官或工具。 3.这些过程和科学家的过程有哪些地方相类似? 会利用科学家解决问题的过程(四个环节)和自己的探究经历进行对比,说出二者的相似之处。 3.制作“证据小火车” 谈话:看来不管是大科学家还是我们,要证明自己的猜想,都需要搜集到足够的事实和证据才行。 PPT出示并宣读活动规则: 观点写在火车头上;2.搜集的证据写在火车车厢上;3.选择观点、证据一致的火车头和车厢连在一起。 书写观点和证据。 组织比赛活动:比一比“谁的火车长”。 参加比赛:连接一致的观点和证据,体会获胜的窍门(证据越多,结论的可信度就越高)。 优秀:独立完成,连接正确,证据4条及以上,书写美观、规范、端正、整洁; 良好:在同伴帮助下能正确连接,证据2-3条,书写规范、整洁; 合格:在教师指导下能连接正确,证据1-2条,能正确书写汉字或拼音。 【教学反思】 本课以“地图上的发现”故事引入,通过对科学家探究经历的分析和情景再现,使孩子们感受到科学家研究问题的过程似曾相识,从而引发他们对自己搜集事实与证据的经历进行反思与回顾。但是由于时间相对较长,孩子们回忆的难度较大,容易集中在一个探究经历上。在后续班级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带领孩子翻阅自己以往的活动记录,尽量避免“回忆盲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证据小火车”的制作把孩子们的经历可视化,更符合低段孩子爱涂涂画画、剪剪贴贴的天性,作为本学期的成果展示,得到了多数孩子的认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