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322620

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2017)教案:12《曹刿论战》

日期:2024-06-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4次 大小:13107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北师大,语文,八年级,下册,2017,教案
  • cover
《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这篇文章被收录在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本单元所选的诗文是先秦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名篇,单元主题“历史智慧”。它们集中反映了这一时期人们的政治信念,生活理想和人生追求。21·cn·jy·com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本篇选文又题作“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这一战争发生在公元前684年,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题目是“论战”,文章就围绕曹刿论作战的道理,因此全文对战争的过程没有一一展开,仅一笔带过,而将重点放在曹刿“论”战略、战术和战后论述战争成败的原因上。在论述中鲜明地刻画了曹刿这一人物形象,为了突出人物曹刿,而以庄公为衬托,通过二人针对战争问题的对话,生动阐明了战争中取胜的原则,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战机,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就是在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的道理。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识记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能借助课下注解疏通文意; 2.精读课文,读出人物情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理解作品表现的主题和人物多样的精神世界; 2.通过表演,理解课文、对比赏析人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领会“取信于民”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诵读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领会“取信于民”的重要性。 1.多媒体课件; 2.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 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两军交战,在敌强我弱、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如果你是我军的统帅,你打算怎样打赢这场战役?我们班有没有小小军事家呢?(出示历史上以少胜多战役)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曹刿论战》中著名的长勺之战是怎样以少胜多的? 二、明确目标,展示自我 (ppt) 齐读学习目标,这些学习目标,在本节课的学习中都要一一落实。 三、通读感知,与文本对话 1.题解:(人物、事件) 过渡:到底曹刿用什么样的战略战术取得了胜利呢,让我们赶快进入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2.听范读:听准字音、语气语调、并在书上划出节奏。 过渡:看来,大家对文本的字面意思已经了然于胸了,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文意,下面我们分角色来表演课文。 3.分角色表演课文,表现出人物微妙的心理和情感。 根据你的理解可适当加一些动作哦! (要求:全班推选三名同学来表演,交给其他同学两个任务。)21教育网 过渡:此处应该有掌声,这部《曹刿论战》的微电影的确非常精彩,同学们的演技真是太棒了! 过渡:在这样惟妙惟肖的表演后,老师采访一下各位观众,第一段中曹刿提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观点,你觉得鲁庄公“鄙”还是“不鄙”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四、悟读质疑,生生对话 1.关键句理解: 第一段中曹刿提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观点,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 2.想一想,辩一辩:鲁庄公“鄙”还是“不鄙”。 要求:先在小组或同桌间讨论,再用恰当的词语来概括,最后派代表上台来合作展示、讲解并板书。 鄙:从文中“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可以看出,利益只给了大臣和官僚,没有遍及百姓,政治上无知;从文中“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可以看出把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迷信神灵; 课文第二中打仗的时候,“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可以看出他急于求成,目光短浅,无军事才能;从最和后一段中“既克,公问其故”可以看出,打仗已经胜利了,还不知道为什么胜利了,可以看出,鲁庄公不会领军打仗,军事上无能。21cnjy.com 不鄙:从文中“乃入见”和“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可以看出,战前还同意让曹刿分析情况,还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可以看出鲁庄公没有架子,比较开明;从作战指挥中曹刿的“可矣”“未可” “可矣”“未可”,可以看出他能虚心听取他人意见,知人善用、善于纳谏;从最和后一段中“既克,公问其故”可以看出鲁庄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