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345908

《鱼我所欲也》课件 (共29张PPT)

日期:2024-05-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0次 大小:26371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鱼我所欲也,课件,29张,PPT
  • cover
(课件网) 鱼我所欲也 ︽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受业于孔子之孙孔假的门人,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称为“亚圣”,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读准字音 恶 wù 箪 dān 羹 gēng 蹴 cù 妾 qiè 乡 xiàng 字音: (1)不为(wéi)苟得也 (2)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 (3)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 停顿及重音: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鱼我所欲也》(《孟子》)   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wéi)苟得也。死亦我所恶(wù),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wéi)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wéi)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一箪(dān)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yǘ)?乡(xiàng)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乡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妻妾之奉为(wéi)之;乡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wéi)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听读课文 课文中哪句话可以概括全篇的大意?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舍 生 取 义 鱼 熊掌 生 义 设喻论证 (类比论证) 舍 取 舍 取 论证赏析 “鱼”比“生” “熊掌”比“义” 鱼和熊掌比较怎么样? 熊掌是比鱼更为珍贵的食品 道义比生命更为珍贵 (引喻提出观点———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 意在说明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选择的事,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人们会选取价值更高的东西,用此事情来比喻”舍生取义“的道理。 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指 , 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指 。 道义 丧失道义 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在数量上哪个多哪个少?在意义上呢?为什么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守义不辱 存有本心 见利忘义失去本心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是心”指什么? 在生和义不能兼得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 “ 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心”指什么?与“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是心”所指,是否是一回事? “ 本心”是指人生而固有的善良本性。“是心”指的是舍生取义,着眼于“义”字,是“本心”的 一个组成部分。“本心”丧失,“义”字也就荡然无存了. 作者在文中赞扬批评的是怎样的人? 舍生取义的人,批评的是:见利忘义的人(无生命价值) 义存于心 举 例 论 证 见利忘义 (正) (反) 对 比 论 证 嗟来之食 1、行道之人 2、乞人 万钟之禄 1、宫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