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360568

《饮酒 其五》课件 (共22张PPT)

日期:2024-05-0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2次 大小:102266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饮酒 其五,课件,22张,PPT
  • cover
课件22张PPT。 中国是诗的故乡,诗人离不开酒,诗中不能没有酒,从历代诗人雅士所留传的浩瀚的酒诗酒词中,无不使人们感受到浓郁的民族酒文化以及诗人那种炽烈的情感,从而引起共鸣。酒文化渊源流传,诗文化更博大精深,你能举出诗文中哪些人嗜酒?课文导入问世间酒为何物学习目标1. 了解陶渊明生平以及写作背景; 2. 学习课文,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3. 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 4. 正确理解诗人心志高远的精神境界,培养乐观向上的生命态度,学习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生存的处世方法。背景简介 陶渊明二十九岁时任江州祭酒,不久归隐。四十一岁再出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饮酒》组诗共二十首,是陶渊明辞官归隐田园后,饮酒即兴所创作的一组五言古诗。此为第五首,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课文朗读饮酒·结庐在人境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研习课文      的菊花       的南山       的山气       的飞鸟从诗中我们能否看出,诗人拥有什么?没有拥有什么? 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车马喧”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等。 心远地自偏” “远”的对象是什么? 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 研习课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研习课文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两句和“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两句是什么关系? 陶渊明“结庐的人境”,并不是十分偏僻的地方,怎么会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呢?诗人好像领会了读者的心理,所以用了一个设问句“问君何能尔”,然后自己回答“心远地自偏”。只要思想上远离了那些达官贵人们的车马喧嚣,其他方面也自然地与他们没有纠缠了。(由果及因) 心远与地偏又是什么关系?这里揭示了一个怎样的人生哲理? “心远”与“地偏”是主观精神与客观环境之间的关系。这四句,包含着精辟的人生哲理,它告诉我们,人的精神世界,是可以自我净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只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可以改变客观环境对自己的影响,到处都可以找到生活的乐趣。“心远”一词,反映了诗人超尘脱俗,毫无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研习课文 诗人笔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意境分析) 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正在专心聚志悠闲地采,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篱笆、菊、山、鸟、日、人景,由近及远,构成了一幅质朴率真、自由恬淡,令人神往的田园风光的图景,表达诗人回归自然后的悠闲自得的心境。研习课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研习课文 这是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这一名句好在哪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研习课文(1)刻画出一个采菊形象。 “采菊东篱下”,为何偏采“菊”? “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①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称为“花之隐逸者也”,“晋陶渊明独爱菊”。 ②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耿介; ③郑思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高洁。 ④唐元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陶渊明常以孤云、松菊自比,表现了诗人孤芳自赏、守志不阿的耿介品格。采菊,实际上是自我高洁的表现,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刻画了诗人悠闲自得的形象。? ⑤李白笔下的月,林逋笔下的梅,周敦颐笔下的莲等等。研习课文(2)从情与景的关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