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361114

阶段检测三 思想文化史模块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0次 大小:272742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阶段,检测,思想,文化史,模块
  • cover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阶段检测三 思想文化史模块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4.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整洁完整。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孟子·滕文公下》记载: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这反映了孔子(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经世致用的修史观念 B.会通古今的历史视野 C.秉笔直书的勇敢精神 D.高尚的学术道德修养 2.面对战国时期社会秩序的重建,某思想家把希望寄托在发自每个人内在心性的,具有善良、忍让、尊敬、畏惧的良知良能上。为此,该思想家主张(  ) A.知行合一 B.施政用“仁义”和“王道” C.实行仁政 D.以“兼爱”消除亲疏、贵贱 3.明代泰州学派的代表何心隐《寡欲》载:“寡欲,以尽性也。尽天之性以天乎人之性,而味乃嗜乎天下之味风味。而色,而声,而安佚,乃又偏于欲之多者之旷于恋色恋声,而苟安苟逸已乎?凡欲所欲,而若有所节,节而和也,自不戾乎欲于欲之多也,非寡欲乎?”该观点(  )21*cnjy*com A.超越了程朱理学的范畴 B.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C.主张有节制地释放人欲 D.表达了新兴阶级的诉求 4.在中国古代,儒学只是把道德作为一种现成的、肯定的价值与行为,缺乏对道德是“天经地义的终极真理”的论述。所以,一旦时代变动,其可靠性就会遭到质疑。能弥补这一缺陷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荀子以法律强化道德的约束力 B.董仲舒将德治与大一统相结合 C.理学使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 D.明清之际强调道德的实用价值 5.汉末灵帝熹平四年,汉政府曾将儒家经典刻石立于洛阳太学,即“熹平石经”,其字体全是工整的隶书。曹魏时,又增加了《尚书》《春秋》二经的“古文”本刻石,世人称为“正始石经”或“三体石经”。由此可见,自东汉以后(  ) A.儒学开始确立正统地位 B.古文经的影响力扩大 C.官方意识形态发生突变 D.儒家分化出不同流派 6.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盛赞某部明代长篇小说:“作者之于世情,盖诚及洞达,凡所形容,或条畅,或曲折,或刻露而尽相,或幽伏而含讥……同时说部,无以上之。”他所赞誉的作品是(  )【版权所有:21教育】 A.《金瓶梅》 B.《红楼梦》 C.《三言两拍》 D.《三国演义》 7.清人李渔《闲情偶寄》载:“(元杂剧)其事不取幽深,其人不搜隐僻,其句则采街谈巷议。即有时偶涉诗书,亦系耳根听熟之语,舌端调惯之文,虽出诗书,实与街谈巷议无别者。”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满足统治阶级宴乐需要 B.适应市民阶层的诉求 C.更好体现社会教化功能 D.社会环境的相对宽松 8.亚里士多德曾在《政治学》中指出:“作为团体中的一员,公民之于城邦恰恰好像水手之于船舶……各司其事的全船水手实际上齐心合力于一个共同的目的,即航行的安全。”下列选项中与材料主旨类似的是(  ) A.“习惯能造就第二天性” B.“所谓平等,就是穷人不占富人的便宜” C.“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D.“最大的荣誉是保卫祖国的荣誉” 9.正如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所言“将哲学从天国带到了人寰”, 早期希腊哲学经历了从自然哲学向伦理哲学的过渡。这种过渡(  )21·世纪*教育网 A.始于泰勒斯 B.主要为罗马的学者所推动 C.完成于智者学派 D.反映了人类精神渐趋觉醒 10.有学者评价,欧洲文艺复兴的文化策略是温故以立新,彰往以察来,是在欧洲自身的思想资源基础上的再创造。这主要是基于文艺复兴(  ) A.旨在阐释欧洲古代文化的精髓 B.以弘扬古典文化内在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