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365160

阁夜课件 (共31张PPT)

日期:2024-05-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5次 大小:82369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课件,31张,PPT
  • cover
课件31张PPT。阁夜杜甫杜甫,人称杜子美(公元712—公元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号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公元766年(大历元年)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当时西川军阀混战,连年不息;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而杜甫的好友李白、严武、高适等都先后死去。感时忆旧,他写了这首诗,表现出异常沉重的心情。阁夜的体裁:从诗体看,属七言律诗;从内容看,是一首抒情诗。律诗属近体诗,又名今体诗,格律诗冬天到了,白天的时间就越来越短;   漫天的雪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停住了。   五更时听到战鼓号角,起伏悲壮;   倒映在三峡水中的星影摇曳不定。   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哭声响彻四野;   渔人、樵夫们在好几个地方唱起了民歌。   (像)诸葛亮和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无论是贤还是忠)都终归黄土;   我眼前的这点寂寥(指郊游和亲人)又算得了什么呢。译文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偶句押ao韵 4.对偶 节拍2-2-1-2 5.催、霁、声、影、 2-2-1-2 闻、起、终、漫等 平仄: 字应重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带着感情高声朗读这首诗。一边朗读一边思考,这首诗的节奏如何划分,朗读每一句是该带有怎样的情感。 答:情感:全诗的感情基调沉郁悲慨,故宜用低沉、顿挫的调子来读。 首联描绘了一幅寒冷孤寂的冬夜图景,漫天遍野的寒意从作者的心中流出。读起来语势要平缓,表达促迫之感的“催”和蕴含作者心境的“寒”字要适当重读,延长时值。 颔联表现五更鼓角的悲壮之声和三峡星河的动荡之感,前句萧瑟,后句动荡,诵读起来要语调高亢,音域放宽,表现出气象雄浑之境,“悲壮”“动荡”二词要饱含深情,力求表达出这两句诗的言外之意。前句写听觉,后句写视觉,诵读中要努力寻找“听”和“看”的感觉。 ③ 颈联前句写百姓悲天怆地的哭声,情绪凄惨;后句写渔樵时起时落的歌声,情绪悠远。诵读时要形成对比,前句语调悲抑、沉重,饱含痛楚,后句 语调平直,注意节奏的顿挫,突出悠远之感。这两句诉诸听觉,诵读时要寻找无眠之夜哭声、歌声、鼓角声齐集耳畔的感觉。 ④ 尾联抒发人生感慨。“卧龙跃马终黄土”在精神上统摄全篇,表达人生历史的虚无感,诵读时音节要舒展,表达贯穿古今的无穷之思,音调要低沉,表现出无可奈何的心情。“人事音书漫寂寥”自我开解又无法解脱,“寂寥”是情绪的核心,语调沉郁,音节顿挫。 阁夜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 天涯霜雪霁寒霄。 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 夷歌数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