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38369

浙教版科学中考一轮复习-构成物质的微粒

日期:2024-06-03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6次 大小:14882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教版,科学,中考,一轮,复习,构成
  • cover
浙教版科学中考一轮复习———构成物质的微粒 专题2:物质的结构 第七章 构成物质的微粒 【考纲导读】 1.理解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理解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中子由夸克构成 3.了解原子核电荷与核外电子之间的数量关系 4.理解物质结构模型化思想及其典型应用 备注: 1.不区分元素和原子的概念 2.不考同位素知识和周期律 【知识精讲】 一、分子、原子与离子 分子 原子 离子 定义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粒子 由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是带电的原子 区别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再分 化学变化中,原子以离子的形式参与反应 联系 都是物质的微粒形式,离子中和电性即为原子,原子可组成分子 多原子分子:由多个原子组成的分子,如O2、CO2等。 单原子分子:由单个原子组成的分子,如He、Fe等。 二、原子核组成 1.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 2.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过程 时间 模型 1803年 实心球模型(道尔顿原子模型) 1904年 西瓜模型(汤姆生原子模型) 1911年 行星绕太阳模型(卢瑟福原子模型) 1913年 分层模型(波尔原子模型) 1927年-1935年 电子云模型 使用符号或模型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建立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的混乱以及由于表达事物的语言文字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3.模型的典型应用:原子模型 【真题讲练】 例1.牙膏里添加的单氟磷酸钠(Na2PO3F)可有效预防龋齿。下列关于单氟磷酸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由钠、磷、氧、氟4个原子构成 B.它是由钠、磷、氧、氟4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C.单氟磷酸钠中钠、磷、氧、氟元素的质量比为2:1:3:1 D.单氟磷酸钠由钠、磷、氧、氟四种元素组成 【解析】 单氟磷酸钠由钠、磷、氧、氟4种元素组成,单氟磷酸钠由单氟磷酸钠分子构成,2:1:3:1是单氟磷酸钠分子中原子的个数比,而并非元素的质量比。因此,A、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由于单氟磷酸钠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属于纯净物,B选项错误。 【答案】 D 例2.下面是某学生学完化学用语后所做练习的部分内容,其中不正确的是( ) A.:2MnO42-表示2个高锰酸根离子 B.维生素C(C6H8O6):表示该物质由3种元素组成,该分子中含20个原子 C.Ar:可表示1个氩分子由1个氩原子构成 D.2O:表示2个氧原子 【解析】 分析A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联想两种离子对应的化合物———K2Mn04、KMn04的名称(锰酸钾、高锰酸钾);二是推算两种离子中锰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6、+7)。从而确定两种离子的名称分别是锰酸根离子、高锰酸根离子,A选项说法错误。 【答案】 A 【中考演练】 一、选择题 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①元素 ②原子 ③离子 ④质子 ⑤分子( ) A.只有① B.只有③ C.②③⑤ D.以上都可以 2.在H2O、OH一、H、H+ 四种微粒中,属于分子的是( ) A.OH一 B.H C.H2O D.H+ 3.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A.水     B.氢气    C.氯化钠  D.金刚石 作者李貌版权所有 4.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A.分子质量总是大于原子质量 B.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C.分子不带电而原子带电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而原子不变 5.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中含有( ) A.质子、中子、电子 B.质子、电子 C.中子、电子 D.质子、中子 6.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B.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C.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 D.CO2和CO性质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分子间的间隔不同 7.国际互联网上报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