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463872

2018年杭州语文中考复习训练二十古诗词比较阅读

日期:2024-05-0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7次 大小:13323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18年,杭州,语文,中考,复习,训练
  • cover
  训练二十 古诗词比较阅读 (杭州第20题5分) (预计2018年还会考古诗词的比较阅读,要加强训练)   杭州中考古诗词鉴赏,2016年和2017年连续两年都是比较阅读题型。由此推断,2018年古诗词比较阅读的可能性很大。比较阅读增加了难度,所以要求考生在比较两首诗词中完成对诗歌的鉴赏。21*cnjy*com 选中进行比较的古诗词常常由某方面的相似度:题材、意向、情感、境界、语言风格、艺术手法等。 【答题技巧】 1. 读懂诗歌,理清大意。怎样才能把一首诗读懂读通呢?标题可以告诉我们很多信息;注解让我们更全面了解这首诗;抓住诗歌中的意象及诗歌营造的整体意境对诗歌作诗意的解读。 2.辨别异同,知同辨异。诗歌鉴赏比较阅读应遵守的基本原则就是“知同辨异”:“知同”就是发现两首诗中相同、相似的东西,如题材相同;“辨异”就是分辨两诗中不同乃至相对、相反的东西。“知同”也好,“辨异”也好,重点都要落实到上面提到的一些主要对比点上去,都要从诗作中找到具体依据。鉴赏答题之际,可以从题干对另一诗的解说中得到启示,从“同”中比较,发掘出“异”处。 3.内容、情感比较。①诗的题目往往点明了诗的主要内容,定下了感情基调。②了解作者身世及所处的朝代,即知人论世。同样的景物,因诗人境遇、心情的不同,会寓含截然不同的情感。③注意诗中的意象,诗歌要借助意象来表情达意。④注意诗的最后两句,古人写诗常常卒章显志,点明主旨。 4.意象、意境比较。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象即诗中的形象,不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括景和物;意就是作者的情思。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一般来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与全篇对应。起点是意象,终点是意境。比较时要做到:披“象”入“意”,由“象”至“境”。 5.语言赏析比较。一是品字析句抓关键字词,首先抓动词,其次抓形容词,再抓数词、副词和其他虚词。二是分门别类抓语言风格,或朴素自然,或婉约细腻,或清新明丽,或幽默讽刺,或沉郁顿挫,或悲壮慷慨等。 6.手法、技巧比较。一要熟知基本知识,如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其中间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用典故、借古喻今等;表现手法有比兴、对比、衬托、象征、联想、想象、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结构安排常用的模式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铺垫、层层渲染、先总后分、过渡、先景后情、卒章显志、伏笔。此外还有各种修辞方法。二要了解各种表现手法、艺术技巧的作用和表达效果。 7.整合归类,规范答题。要根据题目要求整合归类,用术语如虚实相生、用典等答题,可以提高得分率。 例: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2)小题。(5分) (一)秋夜独坐(节选) 王 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二)夜 深 周 弼 虚堂人入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2分) 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前虫鸣的现象;周诗写的是“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王诗描写的是动景,周诗描写的是静景。 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简要分析。(3分) 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凉;三、四句写草木昆虫零落哀鸣,更添悲哀。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适的心境。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诗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 (一)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2)小题。(5分) (一)咏 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二)咏 柳 宋·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