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480208

第7章第1节动物的行为 第2课时 (课件+教案+练习+视频)

日期:2024-06-04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3次 大小:8823255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7章第,1节,动物,行为,2课时,课件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华师版科学八年下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动物的行为 第2课时 章 七 学科 科学 年级 八 学习目标 1.了解防御行为2.了解繁殖行为3.了解贮食行为4.了解领域行为 重点 防御和繁殖行为 难点 防御和繁殖行为的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你能说出哪些种?【觅食、攻击、繁殖、领域、防御、贮食、节律等】本节我们继续学习动物的行为 复习行为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视频:防御行为一、防御行为(1)概念防御行为是指动物对付外来侵略、保护自己、防避适的行为。(2)常见的防御行为多数动物一生中要面对数不清的危险,其中有 很多危险是来自企图吃掉它们的动物。在生存斗争的过程中,各种动物发展并形成了适合自己的防御行为和防御策略。防御行为的意义是:保护自己,防御敌害。拟态是一种生物模拟另一种生物或模拟环境中的其它物体从而获得好处的现象①竹节虫的拟态竹节虫身体修长,当竹节虫的足紧靠身体时,非常像竹节,这种现象叫做拟态。竹节虫有典型的拟态和保护色,与其栖息环境相似,不易被敌害发现。枯叶蝶等其他一些昆虫和动物也是拟态。警戒色:动物界有不少身有剧毒,同时有着鲜艳体色的动物,这些鲜艳的体色能对敌人起到一种威慑和警告的作用②蝴蝶的警戒色警戒色是指某些有恶臭或毒刺的动物和昆虫所具 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有些蝴蝶具有鲜艳的体色,是对捕食者的一个警告色彩。这些生物对捕食者构成了威胁或伤害,共艳丽夺目的体色成为捕食者终生难忘的预警信号。一些蛙类等也有警戒色。③蝗虫的保护色保护色:动物把体表的颜色改变为与周围环境相似④臭鼬释放臭气臭鼬在受到敌害的威胁时,尾腺排出的分泌物奇臭无比,使捕食者不堪忍受而放弃追捕。⑤刺猬缩团刺猬浑身布满短而密的刺,体背和体侧布棘刺,遇到敌害时能将身体缩成一团,将刺朝外,保护自己。⑥野兔的奔跑奔跑是大多数哺乳动物所具有的逃避敌害的防御方式。野兔一般单独活动,遇到危险时,它们依靠快速奔跑来逃避。⑦麝牛的团体作战麝牛体型较大,雌雄个体均具角,四肢短粗。麝 牛生性勇敢,在任何情况下都不退却逃跑。当与儿狼遭遇时,群体立即形成防御阵形,成年雄性人体站在最前沿,把幼牛围在中间,围成一圈与狼直接对峙。观察动物的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仔细观察周围的动物,例如鸡、鸭、鹅、猪、狗、羊等。描述它们的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①攻击行为:如两只公鸡往往为了争夺一只母鸡而发生争斗,它们相互用尖锐的喙去啄对方,用爪去踢对方,直到一方落荒而逃。②防御行为:如狗发现危险时,会朝向发出危险的人或其他动物狂吠,试图通过恐吓吓退对方。如果感到危险逼近,会急速逃跑。蛇类的喷射毒液,一些动物的假死也是防御行为。视频:繁殖行为二、繁殖行为(1)概述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都属于动物的繁殖行为。动物一旦性成熟,便开始“婚恋”,并先后出现与繁殖相关的行为。繁殖行为使动物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并使后代得到亲体的良好照顾,可大大提高动物幼体的成活率。(2)求偶在繁殖季节,雌雄个体之间,常借助声音、颜色或气味来吸引异性。这种求偶活动通常先由雄性个体表现出来。①雄性鱼的体色变化有许多鱼类,性成熟后,体色 、体貌都有明显变化。如三刺鱼是小型鱼类,每年春天是它们的繁殖季节。这个时候,雄三刺鱼会呈现出明亮的红颜色,以吸引雌三刺鱼。②孔雀开屏孔雀被视这“百鸟之王”,是最美丽的观赏 鸟之一。繁殖季节,雄孔雀展开它那五彩缤纷、色泽艳丽的尾屏,还不停地作出各种各样优美的舞蹈动作,向雌孔雀炫耀自己的美丽,以此吸引雌孔雀。③雄蛙鸣叫每年的春末夏初是青蛙的繁殖季节,在水边常常可以听到雄蛙高声鸣叫,雄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