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535244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4区域经济联系练习湘教版必修3

日期:2025-10-20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0次 大小:23283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17,活动,必修,教版,练习,联系
  • cover
第四节 区域经济联系 课前预习 (10分钟,10分)            知识点一  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 1.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应该(  ) A.向西部大规模移民,以减轻东部的压力 B.在西部大范围垦荒,兴建大型商品粮基地 C.加速开发石油、天然气资源,并向东部输送 D.加快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答案:C 解析:西部地区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不应该大范围垦荒和移民,应该发挥自然资源尤其是能源资源丰富的优势,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加快能源和原材料的开发,同时还要控制人口的增长。2-1-c-n-j-y 知识点二  资源跨区域调配 2.我国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原因是(  ) ①华北地区工农业发达,水资源相对不足 ②南方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小 ③华北地区降水变率小,径流量分布不均 ④南方水资源总量大于水资源需求量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答案:C 解析:我国华北地区工农业发达,水资源相对不足,而南方水资源总量大于水资源需求量,为调剂余缺而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3.下列地区中,能源资源最为短缺的是(  ) A.华北地区、东北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C.华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D.华北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 答案:B 解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和城市密集,经济发达,且常规能源贫乏,因此能源资源最为短缺。 4.关于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本区能源尚能满足其经济发展需要 B.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地区 C.西部地区因受经济水平的限制,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和利用 D.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是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之一 答案:A 解析: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贫乏,其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5.西气东输工程对能源输入区的有利影响有(  ) A.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加快经济发展 B.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利于大气环境保护 C.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居民收入 D.工程量大,有利于西部资金流入,促进经济发展 答案:B 解析:能源输入区一般是经济发达但能源相对短缺的地区,因此大量的能源输入可缓解这些地区的能源紧缺状况,促进经济发展,也可以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轻环境污染。 6.西气东输工程对新疆等能源输出区的有利影响有(  ) ①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②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③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④增加就业机会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 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将能源输出区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并且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还会推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 知识点三  产业转移 7.下列关于产业转移对经济、环境等方面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可导致环境污染大量转移和扩散 ②日本重化工业向海外转移,也同时将环境污染向国外扩散 ③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可导致国内失业人口大量增加 ④拥有丰富劳动力资源的发展中国家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劳动密集型产业一般污染较轻,其转移不会带来污染的大量扩散;重化工业污染严重,向国外转移必然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高新技术产业需求劳动力数量比较少,它的转移不可能导致大量人口失业;产业转移也使就业机会发生相应转移,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也增加了就业机会,从而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点题训练 (20分钟,30分) 知识点一  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 1.关于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后,东、西部经济合作所取得的实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东、西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