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60258

雨台中学2008年八年级(上学期)学科竞赛物 理 试 题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8次 大小:5953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雨台,中学,2008年,八年级,学期,学科
  • cover
雨台中学2008年八年级(上学期)学科竞赛 物 理 试 题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以下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的是 ( ) 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时,关上门窗 B.市区里汽车喇叭禁鸣 C.戴上防止噪声的耳塞 D.市区里要种草植树 2.雷雨天气里,小明从看到闪电开始计时,大约4s后听到雷声,已知声音和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分别是340m/s和3×108m/s,则雷电处距离小明大约是 ( ) A.1360 Km B.2000Km C.1360m D.1.2×106Km 3.让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开挖隧道可以保证隧道是直的,这是利用了 (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发生镜面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B.发生漫反射时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D.黑板“晃亮”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 5.为了防盗,在门上装上一个“猫眼”,使屋内的人能看清屋外的人是一个正立缩小的像,屋外面的人却看不清屋内的人,则“猫眼”应该是: ( ) A.凸镜 B.凹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6.在暗室的红灯下看一张白纸和白纸上的红字,得到的感觉是: ( ) A.纸是红色的,字能看清楚 B.纸是红色的,字看不清楚 C.纸是白色的,字能看清楚 D.纸是白色的,字看不清楚 7.下列光学器具中没有利用凸透镜的是 ( ) A.汽车后视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放大镜 8.下列关于眼睛和眼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人的眼睛相当于凸透镜 B.近视眼的折光能力太强 C.近视眼看近处的物体不清晰 D.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9.电冰箱冷冻室内的温度为-10℃,这个温度的正确渎法是 ( ) A.负摄氏10度 B.摄氏负10度 C.零下10度 D.零下10摄氏度 10.已知固态酒精、煤油、水银的熔点分别为-117℃、-30℃、-38.8℃,地球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9.2℃。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该选用 ( ) A.酒精温度计 B.煤油温度计 C.水银温度计 D.煤油温度计或水银温度计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早晨的雾是汽化现象 B.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石油气变成液态是凝华现象 C.冰川解冻是熔化现象 D.打开酒精瓶,能闻到酒精味这是升华现象 12.下列有关光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光线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入射角是90° B.漫反射也遵守反射定律 C.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20°,则入射角为60° D.太阳发出的光传到地球约需500s,则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约为1.5×108km 13.雨台中学开展“卫生月”活动后,同学们的卫生意识、环保意识增强了,林雨在龙王山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她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就可能会成为森林火灾的元凶。于是她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筒。这其中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B.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C.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D.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14.小明同学的家坐落在绿树环抱、翠竹簇拥的山岔湖畔。清晨,朝阳初现,叶下露珠晶莹剔透,院前湖面波光粼粼,屋上炊烟随风飘荡;好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美景。下列对此景的物理学解释错误的是( ) A.绿树翠竹的蒸腾作用,可调节房舍的气温 B.“湖面波光粼粼”是阳光在湖面发生漫反射的现象 C.“叶下露珠”的露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D.“炊烟随风飘荡”中的“烟”是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液化而成的 15.小名游览一座古寺时发现里面有一个变音钟,随着钟下燃烧的香火越旺,敲出的声音越高亢。分析原因的可能是 ( ) A.香火使钟周围的空气温度升高,传声效果越来越好 B.任何物体温度升高时,振动发出的声音音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