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641692

2018版高中语文专题3文明的对话碰撞与沟通拿来主义课件苏教版必修3

日期:2024-05-1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2次 大小:27471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18版,高中,语文,专题,文明,对话
  • cover
课件41张PPT。文明的对话 碰撞与沟通 拿来主义书香晨读课前预习课堂探究随堂训练课外悦读书香晨读 开卷有益国学讲堂1.无纾目前之虞,或兴意外之变。人者,邦之本也。财者,人之心也。其心伤则其本伤,其本伤则枝干颠瘁矣。 (《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四年》) 【译文】如果不解除眼前的忧患,也许还会引起意外的变故。百姓是国家的根本,财力是百姓的核心。核心受到伤害,根本也就会受到伤害;根本受到伤害,枝干也就会坠毁了。 【领悟】理政就应该抓住根本,不能损害百姓。 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道德经》) 【译文】合抱的大树,是从幼芽发起的;九层的高台,是用一筐筐土积累的;千里远行,是从脚下一步步走出来的。 【领悟】量变引起质变,只有从实际出发,一点点积累,才能成就大事。导入阅读鲁迅与传统文化 鲁迅以传统文化激烈的批判者形象出现在中国现代文学与思想发展的进程之中,是在继五四新文化运动高潮中发表《狂人日记》之后。《狂人日记》正是因其鲜明的文体变革及其对已经失去存在历史合理性的传统文化的激烈批判而奠定了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与思想史上的双重地位。鲁迅是五四启蒙主义思想文化运动中最激烈最深刻的反传统反封建的思想家、文学家,他的深刻和清醒不仅来自于改革现实,探求民族自新之路的强烈愿望,而且来自于他对自身和民族的生存境况的反省,来自于他对已逝的过去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批判眼光,而这一切,都是从他立足的传统文化出发的。传统对于他不是一个可以随意丢弃随意割断联系的废物,而是一只等待涅槃重生的凤凰。 鲁迅的作品以其深广的文化批判,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史上树立了一座丰碑,这座丰碑上镌刻着觉醒的中国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批判,对现代民主与科学的呼唤与渴望。即使在今天,鲁迅作品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它启示我们必须以现代理性的目光审视历史传统,进行文化批判,只有这样,才能建设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课前预习 自主学习一、相关链接 1.走近作者 鲁迅(1881-1936),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898年离乡考进南京水师学堂,后来又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学堂。1902年初赴日留学,先是学医,后为改变国民精神,弃医从文。1930年3月“左联”成立时,被推荐为常委,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文化运动主将。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杂文集《坟》《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集》等,散文诗集《野草》。2.背景解读 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反动政府为推行政治上的卖国主义政策,在文化政策及其活动上,主张“全盘西化”,贩卖民族虚无主义的文化观点,极力摧残民族文化。而在当时的左翼文化战线的内部,在“文艺大众化”问题的讨论中,一些受极“左”思潮影响的同志,又把“采用旧形式”视为“机会主义”“类乎投降”,不能正确对待民族文化遗产。针对这些情况,鲁迅先生以马列主义学说为指导,凭借自己丰富的知识和建设新文化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回答了如何对待外国文化遗产(也包括民族文化遗产)的立场、态度和方法问题,并富有创新意义地命名为“拿来主义”。这一主张后来成为中国无产阶级对待文化遗产的代名词,普遍沿用至今。3.文学常识 (1)关于杂文 狭义的杂文指现代散文中以议论和批评为主而又具有文学意味的一种文体,是随感录、短评、杂说、闲话、漫谈、讽刺小品、幽默小品、知识小品、文艺政论等文体的总称。杂文是短小的文艺性社会评论。它既是说理的,又具有文学的因素。它短小精悍,以幽默、讽刺的文笔,鞭挞丑恶,针砭时弊,求索真理,剖析人生。好的杂文,被誉为“匕首”或“投枪”。 杂文对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