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658892

九年级上册(2018部编)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一)》课件

日期:2024-05-0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5次 大小:561846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九年级,上册,2018部编,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一)
  • cover
课件37张PPT。课外古诗词诵读(一)诗词课题总览《商山早行》/温庭筠 《月夜忆舍弟》/杜甫 《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商山早行 温庭筠温庭筠(约801—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花间派”代表词人,其诗辞藻华丽,多写个人遭际,于是政亦有所反映。词多写闺情,风格秾艳。与李商隐齐名,称“温李”。他也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代表作有《梦江南》《望江南》等。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远行车马所挂的铃铛。铎,大铃。思乡之梦。山名。使……明艳。野鸭。边沿曲折的池塘。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震动,一路远行,游子悲思故乡。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足迹依稀,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的泥墙上。因而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鸭和鹅,正嬉戏在边沿曲折的池塘里。 此诗描写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字里行间流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无奈。 这首诗紧扣“早行”二字,写景抒情,表达了羁旅中无限的愁思和人生的失意。整首诗正文虽然没有出现一个“早”字,但是通过霜、茅店、鸡声、人迹、板桥、月这六个意象,把初春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色,细腻而又精致地描绘出来。全诗语言明净,结构缜密,情景交融,含蓄有致,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情。月夜忆舍弟 杜 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世人尊为“诗圣”。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因此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集》传世。代表作: “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漟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等。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对人谦称自己的弟弟。边防驻军的鼓声。戍,驻防。指实行宵禁,禁止人行走。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恰逢白露时节。一直,老是。到。何况,况且。战争还没有结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边防驻军的鼓声禁止人行走,边塞的秋天里有孤雁在鸣叫。恰逢白露时节,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没有停止。 本诗通过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杳无音信,而自己只能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赏秋夜月露。表达了诗人对兄弟深深的思念,以及对国家处于战乱之中的现状的悲痛之情。 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夜的图景,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点明月夜的背景。颔联点题,“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颈联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自然。尾联紧承颈联,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频,生死茫茫当更难预料。抒发了作者对兄弟的思念之情以及无限的人生感慨。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刘长卿(?- 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