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684598

数学二年级上人教版4乘加、乘减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04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9次 大小:50704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数学,二年级,人教,乘加,乘减,教学设计
  • cover
第五课时 乘加、乘减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58页情境图及做一做、练习十二第1、4、5题。 “乘加、乘减”是在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和1~5的乘法口诀后学习的,这使学生有较充分的时间对前面所学习的乘法口诀进行巩固,并在计算乘加、乘减式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运用乘法口诀的熟练程度。另外,学生掌握了乘加、乘减式题的计算方法,可以为今后依据乘法口诀间的关系记忆乘法口诀做好方法上的准备。例5通过旋转木马的情境,呈现了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具体形象地说明了乘加乘减的计算顺序,并利用计算“3×3+2”的题目,知道两句相邻口诀之间的关系,用乘加、乘减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今后学习混合运算和解决稍复杂实际问题的基础。 (二)核心能力 “乘加、乘减”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数的运算”部分的内容,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拓展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运用意识。 (三)学习目标 1.借助旋转木马的情境图,通过讨论和交流,理解乘加、乘减算式的意义,能说出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2.通过经历例题的解决过程,发现不同的思路,会用乘加或乘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学习重点 理解乘加、乘减式题的意义,知道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五)学习难点 灵活运用乘加、乘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乘加、乘减》教学课件、《乘加、乘减》巩固练习、《乘加、乘减》课后作业、小棒等。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预习任务 (1)预习教材第58页。 (2)计算下面各题。 4×3+4= 2×3-3= 3×3-6= 5×4-8= 思考:这些题目和之前学习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这样的算式该怎样计算? (二)课堂设计 1.“抱团”游戏导入 (请8个学生上台) 师:请根据提示抱团。(2个抱团、4个抱团)这是几个几? 师:(3个3个抱团)出现了什么情况?这样的情况怎么解决呢?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方面的问题。 【设计意图:课前游戏的设置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一方面是为接下来学习的知识做铺垫,从游戏中引出2个3和1个2,以及灌输再补一个就是3个3的思路。】 2.问题探究 (1)探究方法 (课件展示教材主题图) 师: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师:谁能用语言描述图中的信息和问题?(每个木马上可以坐3人,三个木马上都坐满了,还有一个木马上只坐了2人,几个旋转木马上共坐了多少人? 师:先用学具摆一摆,再尝试列式计算。 汇报交流: 预设一:3+3+3+2=11 预设二:3×3+2=11 预设三:3×4-1=11 师:每个算式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汇报交流。 小结:像3×3+2这样有乘法还有加法组成的算式称为乘加,3×4-1这样有乘法和减法组成的算式称为乘减。(板书课题) 师:第一种算法和后两种算法比较,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2)揭示计算顺序 师:在计算这道题时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请结合图和算式来说说。 总结:乘加乘减的算式都是先算乘法,然后再算加减法。 【设计意图:现实情境是学生列算式的依据,所以在出示情境图后,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并提出问题后并不急于解决问题,而是让学生通过摆学具的方法后再尝试列式,加深学生对情境的理解,感受各数据的特点,为后面的探究积累感性经验。解决问题时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列出不同的算式,并充分的进行讨论交流,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悟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掌握计算方法。】 (3)巩固练习 ①课本第58页“做一做”第1题:看图填写合适的数和运算符号。 你是怎么想的? ②课本第58页“做一做”第2题。 4×3+4= 2×3-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