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696540

三年级下册科学资料包(课件+教案)第三单元“电的本领”第11课灯泡亮了青岛版

日期:2025-10-08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3次 大小:10740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三年级,单元,青岛,亮了,灯泡,11课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灯泡亮了”这一科学现象的探究,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能用导线、灯泡、开关等设计简单的电路进行实验并做实验记录;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出解释。 2、使学生体会到与人合作的愉快和科学探究的乐趣;产生愿意合作交流和乐于从事科学探究活动的愿望;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3、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一个完整的电路主要由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四部分组成;能用导线、灯泡、电池、开关等连接一个简单电路;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能用导线、灯泡、电源、开关连接一个简单电路。 教学难点:知道一个完整的电路主要由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四部分组成。 教师准备: 实验盒(电池盒、电池、灯座、小灯泡、3根导线;共9盒)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师:出示手电筒 它是生活中最普通的生活用品,谁到前面来边说边演示如何使用。 (从学生最熟悉的东西入手有种亲切感,在生活中学生对手电筒已经有了或多或少的认知基础,这对上好课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学生到前边操作的同时,提出要求: 师:会有什么发现呢?同学们仔细观察呀! 预设生:我看见灯泡亮了。 生:手电筒里面的灯泡亮了。 师:关于灯泡亮了,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灯泡是怎样亮起来的? 生:灯泡为什么亮了? 师:灯泡是怎样亮起来的?为什么会亮起来?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1课?灯泡亮了。板书课题第11课 灯泡亮了。 (创设情景引起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问题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可以提高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力,这也是我们科学课强调的从问题入手,重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核心。) 二、设计实验,认识电路的特点。 1、师:同学们,灯泡是怎样亮起来的?谁能大胆的来猜一猜? 预设 生 :手电筒里有电 生:手电筒中有电池 (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对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能帮助我们明确探究的目标和方向。) 学生思考、猜测。 师:谁的猜测对呢?你能不能想个好办法来揭开里面的秘密。 生:拆开看一看 师:拆开之前,老师提四点建议:第一,要注意安全;第二,要注意按顺序摆放拆下来的器件;第三,观察完之后,把亮的手电筒再按顺序组装好;第四,仔细观察,看那个小组发现的秘密最多,并把你的发现写在“发现”记录单上。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师:请小组内同学推荐一个代表根据表格展示“我的发现”。 (本环节的设计意在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师: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知道了灯泡要亮必须具备如下构造: (1)(出示实物:电池) 构造:电池、小灯泡、开关、筒 指图讲解:带小蘑菇头的这端这是电池的正极,用“+”表示,另一端是负极,用“-”表示。同学们有没有发现电池的正极和手电筒的哪部 分连接?负极和手电筒的哪部分连接? (2)(出示实物:led灯泡) led灯泡的优点既节能又非常亮通电后会发光发热。 (3)手电筒上的开关作用可大了(师演示开关)能控制小灯泡亮灭。 (4)筒里面的铁片和下面的弹簧就相当于导线。(引出导线) 师:手电筒里有这么多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怎样连接在一起的。(出示课件:手电筒内部构造连接后,按开关电流通、灯泡亮) (实物的直观介绍,让学生对手电筒的每一部分连接都印象深刻,为下一环节连接电路打好基础。) 2、师:我们用解暗箱的方法揭开了手电筒里的秘密,学具盒里也有一个灯泡能让它亮起来吗?组长负责拿出学具盒里的材料,其他同学根据以上的学习讨论:有哪些实验材料 学习小组讨论 交流:这是电池夹,安装电池用的,这是小灯座,安放灯泡的。这是开关,这是导线,连接各部分可全靠它。 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