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700932

第十一课 认识物体 教案

日期:2024-04-28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2次 大小:460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十,一课,认识,物体,教案
  • cover
第十一课 认识物体 一、教学目标科学知识 1、能说出物体的基本特征。 2、能比较出物体在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方面的不同。 科学探究 1、能用简单的词语描述物体的外部特征。 2、能观察、比较物体的不同。 3、能简要描述探究过程、陈述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与交流。 4、能对本课的学习进行反思与评价。 科学态度 1、能对常见物体的观察表现出探究兴趣。 2、能如实描述观察的物体。 3、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和讲述自已的观点;能按要求进行合作学习 科学、技朮、社会与环境(STSE) 基于对物体外部特征的初步认识,了解物体的不同特征对人类有不同的用 二、材料准备 教师准备:铅笔盒、作业本、词典、橡皮、铅笔、乒乓球、网球、海绵、木棒等物 学生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与问题 1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教材上出示的词典、铅笔盒、乒乓球、橡皮、网球、作业本等物体,也可以收集学生身边常见的石块、铁钉、玻璃杯、大米粒等物体。但材料要典型,特征越明显越好,学生越常见越好。 2、让学生说说这些物品是什么(说出名称),让学生知道词典、铅笔盒、乒乓球、橡皮、网球、作业本等都是物体,建立简单的物体概念。 3、提出要探究的问题:“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这些物体有什么不同呢?”引领学生进入探究环节。 (二)探究与发现活动:观察物体 1、明确任务:观察前要有明确目的,这样观察时就有了针对性,能有的放矢,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上面的物体不同的地方有很多,今天我们先从外部形态上找找它们的不同。”让学生明确任务。 2、掌握方法:(比较的方法) 观察物体前,教师可以与学生讨论交流“你想怎么观察?观察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等问题,让学生在动手之前先动脑思考,通过全班交流达成共识,有困难的地方教师可以适当指导或补充。比如:活动中可以以4人小组形式进行,可以用感官观察,可以先比较物体的颜色有什么不同,说说各是什么颜色的。用这种方法依次比较物体的形状、薄厚、轻重、表面粗糙程度等有什么不同。观察时要注意安全,不要碰到同学和自己,观察要细致等。 3、观察比较: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从某一特征入手重点观察,比如观察物体颜色、形状的不同,因为_____这两方面的不同比较常见,描述起来也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的点拨与指导,再放手让学生用学到的方法去观察。有能力的教师也可以尝试一开始就放手让学生观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再重点点拨与引领。要提示学生将观察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5页上。 4、汇报交流:可以采用小组形式展示本组研究结果。要给学生足够的观察和讨论时间,要让学生如实地描述观察到的不同,学生可能会发现大小、软硬、长短、粗细等很多不同的特征。 5、得出结论:物体在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糖程度、形状等很多方面不同。 6、反思评价:可以组织学生说一说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怎么样,也可以评价一下萁他同学,让学生从小养成及时反思总结的好习惯。. (三)应用与拓展 1、分组讨论,全班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先跟本小组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再全班交流。 2、采用小组竞赛形式,抢答,答对一题给本组加一分。或者其他类似头脑风暴等形式。这种竞争方式无疑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快速的争抢答题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再现,达到了应用与拓展的作用。 3、海绵、木棒不同的地方有很多,如软硬不同:海绵软,木棒硬;粗细不同:海绵粗,木棒细;轻重不同:海绵轻,木棒童;颜色不同:海绵是黄色,木棒是浅棕色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