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727860

2018年秋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课件(打包4套)新人教版选修1

日期:2025-10-1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9次 大小:28296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18,选修,人教,新人教,4套,打包
    课件14张PPT。第1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天主教的神权统治(依据教材内容,自主梳理本知识点) 1.基督教的起源与发展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2.天主教神权统治的确立 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宗教“异端”(依据教材内容,自主梳理本知识点)自主思考你怎样理解近代欧洲兴起的宗教“异端”运动? 提示:“异端”运动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愿望和要求,实质是反对天主教会思想束缚和封建神权统治的斗争。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向近代过渡的西欧(依据教材内容,自主梳理本知识点)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自主思考宗教改革前夕,西欧的资本主义为何能获得较为迅速的发展? 提示:(1)生产力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手工业部门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繁荣,促使封建生产方式的逐渐瓦解,这是西欧资本主义获得发展的根本原因。 (2)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欧各国的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日益拓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探究点当堂检测天主教神权统治的特征 材料研读 14世纪对于基督教世界的最大的、最全能的机构———罗马天主教会———也是一场灾难。无论是否虔诚的教徒,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或多或少地被教会直接触及。从整个中世纪到近代社会,教会在每一个方面都是社群的核心。无论是在村庄,还是在大城市,教会远不止是一个崇拜上帝的地方。敲响教堂的钟,就是发布新闻和宣布紧急事件。公众的节庆活动和同等规模的市镇集会都在弥撒后,在教堂里举行。 ———摘编自[美]菲利普·J.阿德勒《世界文明史》 互动探究 (1)根据材料,指出天主教会“远不止是一个崇拜上帝的地方”的理由。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何14世纪对罗马天主教会是“一场灾难”。探究点当堂检测材料解读:第(1)问,分析材料可知,天主教会在欧洲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它是城市和农村社群的核心,既是教徒做弥撒的地方,也是市镇集会、发布消息的场所,所以说它远不止是一个宗教场所。回答第(2)问需要结合14世纪欧洲的社会状况进行分析,此时的欧洲经济、思想、政治都体现出向近代社会转型的特征,代表着中世纪黑暗统治的天主教会必然受到猛烈挑战,其神权统治逐步崩溃瓦解,故是一场灾难。 参考答案:(1)教会既是教徒进行宗教礼仪的场所,也是社群的核心,管理着基层的行政和经济。 (2)14世纪,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兴起;文艺复兴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思想束缚;宗教“异端”运动对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提出了有力挑战。探究点当堂检测名师精讲 (1)中世纪的天主教会在欧洲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在经济上天主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拥有天主教世界全部耕地的三分之一,还利用征收“什一税”和兜售“赎罪券”等手段搜刮钱财;政治上,教权高于王权,王权依附于教权而存在;思想文化上,教会垄断学校教育,即使是文学艺术作品也蒙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社会生活上,教会的影响无处不在。 (2)成因:中世纪时欧洲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落,无力与天主教势力对抗,同时,封建王权为了借助教会的神学迷信思想加强自身的统治,又给予教会一定的支持;当时欧洲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教会垄断了学校教育,利用神学迷信思想对人民进行统治;教会利用特权,设立“异端”裁判所镇压持异见者,以巩固其地位。探究点当堂检测1.地图反映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程度,地图的变化记录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欧洲中世纪时,地图主要由神职人员绘制,当时欧洲的世界地图千篇一律;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居于中心,多瑙河、地中海和顿河呈“T”字型,把世界分割为欧亚非三部分。中国古代地图大部分由官方或士大夫绘制,主要用于日常行政事务管理和作为读史的辅助工具,在中国古代绘制的世界地图中,中国占据绝大部分图幅,政区表现较为准确,中国疆域外则绘制简略,严重失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欧洲中世纪和中国古代地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