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765516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小石潭记教案部编版

日期:2024-05-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5次 大小:803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小石
  • cover
10 小石潭记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学习对景物入微地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3、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悲凉的心境。 (二)情感目标: 通过对课文的品读,感受祖国山河的美,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 1、掌握文中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了解“记”的特点,把握文意,理清文章思路。 (四)教学难点: 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品味由景入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五)课时安排: 两课时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走入《小石潭记》 1、朗读课文 (1)请一名学生朗读,教师组织学生听读、评议,教师最后总结; (2)学生齐读 2、细读课文、疏通文意 (1)小组交流、疏通文意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的方式是:着重翻译前四段,每人一段,将翻译过程中不能解决的字、词或句记录在本子上,准备在全班交流中提出来。 (2)集体质疑 学生提出疑问,由学生帮助解决,教师点拨,同时引导学生划出本课的重点字、句;框出通假字,找出常见的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教师进行归类板书。(课件展示板书)扫清字词障碍,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并积累和掌握一些文言文中常见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通假现象,培养学生依据文脉推断词义的能力。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 )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 )石底以出,为坻( )为屿,为嵁( )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 )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 )然不动,俶( )尔远逝。往来翕( )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 )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 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曰恕己,曰奉壹。 (二)文言知识归类,课堂练习 1、一词多义: 潭中鱼可百许头 潭中鱼可百许头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可 许 从 不可久居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隶 而从之 心乐之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乃记之而去 乐 清 去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 我以日始出去人近 似与游者相乐 以:①全石以为底(介词,用) ②卷石底以出(承接,“而”不译) ③以其境过清(介词,表原因) 为:①全石以为底(动词,当“作为”讲) ②为坻,为屿,为堪,为岩。(动词,“成为”) 差:①参差披拂(形容词,长短不一)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动词,交错) 2、翻译。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3、词类活用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心乐之 日光下澈 斗折蛇行 犬牙差互 凄神寒骨 4、判断。 “若”“似”“如”都可以用来打比喻,但有时不一定是打比喻。试分辨下列句子哪些是比喻,哪些不是。 (1)闻水声,如鸣佩环。( ) (2)皆若空游无所依。( ) (3)似与游者相乐。( ) (4)天涯若比邻。( ) 第二课时 (一)与柳宗元同游 (走进作者,了解写作背景,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再读课文,理解课文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的写法。 1、投影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1)本文写景条理清楚,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2)小石潭中有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 2、自主阅读3分钟后,在学习小组内展开讨论,小组代表总结发言。教师做定性评价并板书明确。 本文是文言文游记中的佳作,作者对小石潭观察入微,描摹细致,探究文章的写作特点,感受小石潭的幽静。 (二)品味文章,与柳宗元对话 1、精读感悟,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