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788990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教法探讨与应用

日期:2024-05-02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5次 大小:702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教法
  • cover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教法探讨与应用 【摘要】? 三年级是整个小学阶段的转折期,这个学段的学生个性差异明显,多动、意志薄弱、自控力不强而对数学产生畏难、厌学情绪,同时三年级教材对学生在计算、逻辑分析能力的程度上要求加深,本文根据实际教学工作中,针对三年级学生特点,探究、实践、总结出三年级数学课本教材分上下册分各单元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三年级数学 教材 教法 我是去年担任三年级1班的数学科任教师,发现这个年龄学段的学生心理上个性差异大、情绪不够稳定、自控力不强、上课多动不安心、部分学生因为一二年级没学好,计算能力差,因而对学习失去信心,产生厌学情绪,成为学困生。这部分学困生在学习数学方面缺乏综合技能、缺乏必要的基础知识和经验、对数学缺乏兴趣、有强烈的自卑感、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差、理解语句、题意的能力差、思考的表面性、片面性。对此,我认真钻研教材、查阅大量资料,探索、实践、总结出以下适合三年级学段的数学教学方法,分册、分单元叙述。 三年级上册教法 第1单元 时、分、秒。 教学本单元,学生建立时间观念比较容易,难度较大的时间的简单计算和时间的经过计算,难点是学生对时间与时刻区分不清,造成计算不准确和单位标错,为此我让学生自制一个解决问题的工具:标有时刻的数轴,有了时间轴点,我们可以区分时刻和时间。时刻是轴线上的一个点。这意味着片刻。时间是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它对应于一个周期。同时,帮助学生在轴线的帮助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从开始的轴数、结束时间、中间时间开始,学生通过直观的观察很容易地总结出“开始时间+中间时间=结束时间”。 结束时刻-开始时刻=中间经过的时间???结束时刻-中间经过的时间=开始时刻”, 结束时刻、开始时刻、中间经过的时间这三个量,已知任意两个量就能求第三个量。它为学生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关键,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计算方法是:同一时间单位对齐,从低位加哪一位加60位,向前一位加一位;同一时间单位对齐,从低上升,哪一个不减少,向前一个借用一个;在标准加60降低。在计算过程中,我多次强调进率是60而不是以前的10,即:满六十向前一位进1,向前一位借1当六十再去减。把时间的计算转化成竖式计算后,大大提高了计算的准确性。 第2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在本单元中,根据孩子喜欢动物的学生的特点,我用简短的语言告诉学生,中国有许多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王环境的意识,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根据三年级学段孩子动作好、好玩、好奇、注意力不稳定的特点,设计了"抢红旗"游戏来巩固练习,从而激活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教学和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第3单元 测量 我在教学这个单元的时候,注意了概念的建立,比如1毫米的知识。我让学生们观察1分硬币的厚度,银行卡的厚度,以及12张纸的厚度。完全感觉到1毫米的长度。手臂的长度也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来记忆,例如1米张开的手臂的长度、1米手掌的宽度、指甲的宽度和两个手指的距离1毫米细缝的宽度。这有助于估计,即使手头没有工具,我们也可以用四肢来估计。在单位进率上,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100,如果大单位对小单位在后面的数据加两个0,小单位对大单位在后面的数据去掉两个0。这样做,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得更好。在估一估,,量一量,找一找,在学生了解长度和厘米、毫米和分米的基本单位的基础上学习。在教学中,我安排了一些活动让学生来测量。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认识到1毫米和1毫米的长度。 第4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本单元知识点并不难,但出现的计算错误千奇百怪,而且计算速度非常慢,很多学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