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803012

1.5《物质的溶解(第1课时)》(课件+教案+练习)

日期:2024-04-29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7次 大小:1114631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物质的溶解(第1课时),课件,教案,练习
    1.4 《 物质的溶解》第1课时 科学浙教版 八年级上 物质的溶解性 饱和溶液 新知导入 1. 将1药匙蔗糖放入盛有20毫升水的烧杯中, 进行充分搅拌,你观察到的现象是 。 2. 逐渐增加放入水中的蔗糖的数量,你观察 到的现象是 。 蔗糖颗粒 蔗糖溶解了 放入一定量后,蔗糖不溶解了 说明: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中,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 活动一: 新知讲解 物质的溶解性 通常把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做溶解性。 溶解性是物质的一种物理性质。 定义: 根据生活经验可以说说物质的溶解性与什么因素有关吗? 思考: 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熔沸点、硬度、导电性、导热性。 溶解性 溶质、溶剂性质 温度 压强 ? 在室温下,在2只烧杯中都装有10毫升的水,分别加入4克的蔗糖和食盐(氯化钠),并进行搅拌,观察两种物质是否都能完全溶解? 活动二: 盐 糖 盐颗粒 说明:不同溶质在同一种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 活动三: 在室温下,取2只烧杯,分别装有30毫升的酒精和水,加入5克的硫酸铜,并进行搅拌,观察是否能完全溶解? 水 酒精 说明:同一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 活动二和活动三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质及溶剂的性质有关。 内因 硫酸铜晶体 活动四: 取一只透明的玻璃杯或烧杯,打开汽水或啤酒瓶 盖,将其中的汽水或啤酒倒入杯中, 你观察到的 现象是_____,你的判断是_____。 有气泡冒出 压强减少,原来溶解水中的CO2冒出 说明:气体物质的溶解性可能跟 因素有关,固体的溶解性与压强的关系不大。 压强 外因 活动五:探究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提出问题: 建立假设: 设计实验: 物质的溶解性可能跟温度有关? 其他条件一样,温度越高,溶解越多。 研究温度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同一种溶质、溶剂。同样质量的溶剂。 (1)烧杯中注入20毫升水,加入10KNO3,室温下进行溶解。 (2)烧杯中注入20毫升水,加入10KNO3,50℃下进行溶解。 室温下,硝酸钾不能全部溶解,50℃下完全溶解。 其他条件一样,温度越高,溶解越多。 对于绝大多数物质这个结论适应 物质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 外因 实验目的 条件控制 实验方案 实验数据 实验结论 小结 溶解性 溶质、溶剂性质 温度 压强 内因 外因 物质溶解时,是从外界吸收热量,还是向外界释放热量呢? 思考: 活动六: 1. 取3只烧杯装入部分水,用温度计测出水的温度,读数是____。 2. 在其中一个烧杯中加氢氧化钠,并使之溶解,再用温度计测量,读数是_____。 3. 在另一个烧杯中加硝酸铵,并使之溶解,再用温度计测量,读数是_____。 4. 在第三个烧杯中加氯化钠,并使之溶解,再用温度计测量,读数是_____。 25℃ 2. 在其中一个烧杯中加氢氧化钠,并使之溶解,再用温度 计测量,读数是_____。 3. 在另一个烧杯中加硝酸铵,并使之溶解,再用温度计测 量,读数是_____。 氢氧化钠 硝酸铵 39℃ 22℃ 用手摸摸烧杯外壁 硝酸铵(NH4NO3)溶解于水时温度降低,要吸收热量。 氢氧化钠(NaOH)溶解于水时温度升高,要放出热量。 4. 在第三个烧杯中加氯化钠,并使之溶解,再用温度计测量,读数是_____。 25℃ 氯化钠 氯化钠(NaCl)溶解于水时温度没有明显的变化 有的物质溶解时,会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 物质溶解时的热量变化 也有许多物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没有明显变化。 有的物质溶解时,会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里,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如何用实验证明两瓶溶液中,一瓶是饱和溶液,而另一瓶是不饱和溶液? 加少量的溶质,溶质能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