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821546

3.动物的鼻子说课 课件(63张PPT)

日期:2025-10-22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53次 大小:471582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动物,鼻子,课件,63张,PPT
  • cover
《动物的鼻子》 教材解读 1.教材分析 2.学情分析 3.教学目标 4.教学重难点 5.教学准备 6.教学过程 7.教学评价 8.问题反馈与智力支持 说课目 录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设计目的: 让学生在课前搜集资料的过程中,直接或间接观察动物,初步了解动物鼻子的特点。 教材分析 狗的鼻子是嗅觉器官,能够感知环境。 探究活动一 狗靠鼻子闻气味,可以做哪些事情? 教材分析 探究活动二 其他动物是怎样用鼻子感知环境的?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在探究活动中,指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重点引导学生观察鼻子的位置和特点,通过观察、交流、比较和分析,使学生明白,鼻子的特点对它们的生存是有利的,与其功能相匹配,是适应其生存环境的。 设计目的: 是为了引导学生通过探究知道蜜蜂是没有鼻子的,但头上有一对细长的触角,能闻到远处的气味。从而知道不同的动物,是用不同的器官感知环境,将课堂研究延伸到课后,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观察讨论课,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学生比较感兴趣。通过搜集资料、观察、讨论、比较、分析等多种方法,熟知本课的教学内容。 通过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常见动物鼻子的功能,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得到了锻炼,并在小组合作中,益于养成尊重事实、尊重同学、认真倾听等一系列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年的科学学习基础,虽然知识水平处在初级阶段,但因年龄特征,对生活中常见的、自己喜欢的简单的事物已有所掌握。在日常生活与知识经验中,学生或许知道常见的动物鼻子的位置,但是鼻子的功能与特点并不熟悉。因此,在教学时,我们的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搜集资料等方式,认识到动物的鼻子有各自的特点,并能将特点与功能及动物生存的环境联系起来,知道动物的鼻子可以获取外界信息,从而感知环境。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主要概念9.动物能适应环境,通过获取植物和其他的养分来维持生存。 学习内容9.1动物通过不同的器官感知环境。 学习目标1~2年级:举例说明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 科学知识 知道常见动物鼻子的生长位置,知道鼻子是动物的嗅觉器官,动物能利用鼻子感知外部环境,如闻气味、知温度等。了解动物用感觉器官感知环境。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能够搜集相关的学习资料,对于常见动物或动物标本会观察,了解动物鼻子的位置与特点,并能对观察到的信息进行比较与分析,能将此特点与其功能及生活的环境进行联系。 科学态度 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大胆猜想,会提出问题,能够细心观察,愿意合作交流,愿意倾听别人的观点,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强烈的探究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不同动物的鼻子,思考鼻子的生长特点、功能与其生活环境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引导学生比较和分析所获得的信息,使学生知道动物的鼻子是嗅觉器官,能够感觉外界的气味、温度等 ,不同的动物用不同的器官感知外部环境。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搜集针对性强的资料,引导学生将动物鼻子的特点与其功能及生存环境联系起来。 教学准备 教学相关资料、图片、视频、书籍、动物标本,或有便于带到学校的小动物,如小兔子等,也可以带到课堂上来,或让学生在家观察好,带来观察记录表。 教学准备 人们常说,狗的鼻子最灵,为什么这么说? 原因一:在动物界中,狗鼻子确实是最灵敏的,它能闻出上千种物质的气味。狗的鼻腔粘膜上面长有许多嗅觉细胞,比如一种牧羊犬的鼻粘膜上竟有两亿二千万个嗅觉细胞,在鼻腔里占的面积达一百五十平方厘米,而人的嗅觉细胞只有五百万个,因此狗的嗅觉比人灵敏得多。 原因二: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