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824056

2018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醉翁亭记教案部编版

日期:2024-05-0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6次 大小:1281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18,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 cover
11.醉翁亭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积累文言词语,掌握一些常用文言实词的词义和重要虚词的用法。 识记作家作品。 过程与方法 学习本文写景、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理解文中所表现的作者的旷达情怀和美好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肩负民族、胸怀天下”的远大理想。 学习 重点 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研读景物描写的语句,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学习 难点 理解作者以“醉”写“乐”的笔法,理解“醉”与“乐”的关系。结合背景体会作者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心情及“与民同乐”的思想。 学法 指导 朗读法;讨论点拨法;品评鉴赏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环节一 新 课 导 入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国古人历来有一种山水情怀。他们寄情山水,抒怀言志,山水亦因人而胜,因文而名。安徽滁州琅琊山的醉翁亭,便是因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千古美文《醉翁亭记》而闻名于世的,就让我们循着先生的记述,来一次醉翁亭之游,去感受山中的美景,去聆听先生的心音。 环节二 自 主 学 习 一、助学资讯 1.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欧阳文忠公集》。? 2.背景介绍:庆历五年, 范仲淹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分辨,得罪了当权派,被贬滁州(在今安徽)任知州。被贬后,他心情郁闷,经常去滁州城西南十里的琅琊山游玩,并与山寺中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庆历六年,智仙建亭于琅琊山酿泉旁,以为游息之所。欧阳修登亭“饮少辄醉”,故给它取名为“醉翁亭”,并写下了《醉翁亭记》这篇流芳千古的美文。 二、字词积累 1.读准字音。 环滁(chú)?壑(hè) ?琅琊(láng?yá)? 潺潺(chán)? 辄(zhé)? 霏(fēi) ?暝(míng)? 晦(huì) 伛偻(yǔ?lǚ)? 弈(yì) 肴(yáo)? 翳(yì) 提携(xié) ?蔌(sù)? 酒洌(liè)? 觥筹(gōng) 颓然(tuí)? 环节二 自 主 学 习 2.积累词语。?? (1)一词多义 乐:不知太守之乐其乐(第一个“乐”意动用法,以……为乐;第二个“乐”,乐趣) 归: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去) 云归而岩穴暝(聚拢) 谓:太守自谓也(命名) 太守谓谁(为,是) 而: 而年又最高(表递进) 溪深而鱼肥(连词,表并列) 杂然而前陈者(表修饰) (2)词类活用 名之者谁 (名:名词作动词,取名、命名)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意动用法“以……为乐”) 山行六七里 (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杂然而前陈者 (前:名词作状语,在前面) 翼然临于泉上 (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故自号曰醉翁也(号:名词作动词,取号) (3)古今异义 醉翁之意不在酒 (古义:情趣;今义:意思或愿望。)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古义:离开;今义:到、往) 颓然乎其间者 (古义:醉醺醺的样子;今义:颓废的样子) 野芳发而幽香 (古义:花;今义:芳香) 射者中 (古义:投壶;今义:射箭) 三、整体感知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多媒体播放优美的山水画,播放课文朗读,学生边赏画面边听读,感受骈句的节奏美、韵律美。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阴/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2.本文共用了25个“而”字,读时应分清轻重。请指出下面句子中的“而” 哪个要重读,哪个要轻读,其中有什么规律。 ①渐闻水声潺潺而(重)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②朝而(轻)往,暮而(轻)归,? ③四时之景不同,而(重)乐亦无穷也。? ④禽鸟知山林之乐,而(重)不知人之乐;? ⑤人知从太守游而(轻)乐,而(重)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总结规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