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832048

15落花生(教案)

日期:2024-05-0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1次 大小:31544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落花生,教案
  • cover
15落花生 1.能正确认读1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读准轻声词。 2.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积累课文的重点句、段,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体会做人的道理。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积累课文的重点句、段,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有关花生和作者的资料。 两课时 课前交流: 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课文《落花生》的作者是谁吗? (教师:你能关注课文下方的注释来学习,不错!) 同学们对许地山先生有哪些了解?(学生谈谈。) (教师:大家要充分利用课后资料袋来学习,当然更欢迎大家借助其他途径在课前了解与所学内容相关的知识。)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导语:老师出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来,打一种植物。 “根根胡须放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谜底:花生) 2.出示花生图片:花生又叫落花生,因为这种植物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钻到土里长成花生荚,所以叫落花生。 3.板书课文题目,简介作者。 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许地山,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他的作品具有爱国、进步的思想倾向。他以“落华生”为笔名(在古文中,“华”同“花”)。你们对作者的笔名有什么看法? (为什么作者用“落华生”当作笔名呢?) 过渡: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相信你们会明白的。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通过预习,谁能读准词语。(石榴、吩咐) 自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指名谈发现,轻声是这组词的共同特点。) 指名读,齐读。 2.出示词语:半亩、茅亭、爱慕 齐读。 三、自主阅读,质疑问难。 1.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几件事?(同学们果然预习得不错,能用几个结构相似的词组来概括文中的事件。)接下来,我们需要用心去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划分全文的层次,并讨论每一部分的意思。 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种花生、收花生。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母亲提议过收获节,并做了准备。 第三部分(第3~15自然段):父亲对花生品格的赞扬,使我们对花生产生了敬佩之情。 2.教师:默读课文,看看课文中的哪些语句或段落还读不明白,发现不明白的地方作上标注。一会儿,我们来交流。 (学生默读交流,标注。) 3.学生质疑: 预设:花生收获了,为什么用“居然”? 为什么说父亲来实在难得? 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 4.教师:读书中,我们发现了问题,那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联系上下文,深入读书等等。) 5.尝试解疑。 教师:请大家带着问题,静下心来默读课文,看看通过我们常用的阅读方法你能解决哪些问题?可以拿起笔,边读边标注。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的,我们在下节课共同研究吧! 一、讨论交流,以导促学。 1.感悟“居然”。 (1)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课文为什么用“居然”? ①出示第一自然段: 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谁提出了第一个问题(指名提出这一问题的学生回答),你读明白什么没有?(看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学习收获,及时肯定鼓励;学得不充分时,鼓励其他学生补充。) ②“居然”就是出乎意料的意思,为什么出乎意料? 教师引导:正是在几乎不太可能的情况下,我们收获了花生,此时,用“居然”是多么恰当!使用“居然”这个词语,需要一个语言环境,要对原本的想法作简单介绍后,方可使用。 (指名读,感受“居然”的用法。) (2)大家从“居然”中体会到姐弟几个怎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