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887071

12《湖心亭看雪》课件(共45张幻灯片)

日期:2024-05-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6次 大小:484864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湖心亭看雪,课件,45张,幻灯片
  • cover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西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被誉为“人间天堂”。西湖景区由以下景点构成: 一山 、两堤、三岛 、十景 一山———西湖孤山 二堤———苏堤 二堤———白堤 三岛———阮公墩 三岛———小瀛洲 三岛———湖心亭 十景———苏堤春晓 十景———花港观鱼 十景———断桥残雪 十景———雷峰夕照 十景———柳浪闻莺 十景———南屏晚钟 十景———平湖秋月 十景———曲院风荷 十景———三潭映月 十景———双峰插云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字宗子,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他出身官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过着封建士大夫的风流浪漫生活,爱好繁华,游山玩水,通晓音乐。但是,明朝灭亡后,他深感国破家亡的沉痛和悲愤,“披发入山”,以表示对清朝统治者的不满与抗议。隐居期间,他致力于著书立说,写成了《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追忆前尘往事,表达自己内心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作者介绍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往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 )定日,余挐( )一小舟,拥毳( )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 )沆( )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 )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有两三粒而已。 听读课文,注意划线字的读音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 )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 )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 )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 )曰:“莫说相公痴,更( )有痴似相公者。” 听读课文,注意划线字的读音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往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 )定日,余挐( )一小舟,拥毳( )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 )沆( )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 )一痕,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有两三粒而已。 gēng ná cuì sōng hàng dàng dī jiè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 )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 )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 )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 )曰:“莫说相公痴,更( )有痴似相公者。” zhān gèng nán gèng qiǎng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 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 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翻译课文 消失 这 晚上八点左右 撑 裹、围 名词作动词,下雪 译文:崇祯五年的十二月,我住在西湖。大雪接连下了三天,湖上行人、飞鸟的叫声都消失了。这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船,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思考探究 1、作者交代的这些信息有何作用? 朴实的记叙,交代了一个不寻常的人,在不一般的时间、不一般的天气做着不同寻常的事,都是为了突出“独”字,不仅强调了数量,更写出了作者与众不同的心态与情趣。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 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 全 长堤的一道痕迹 罢了 译文: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天和云、和山、和水,上上下下全是白色的。湖上(倒映)的影子,只有长堤的一道痕迹,湖心亭的一点(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船,船上的两三个人罢了。 思考探究 2、这段话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描写 描写了什么? 西湖的雪景 思考探究 3、这段写景的句子有何特点?它与《醉翁亭记》中写景的句子有没有区别?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