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889553

10 短文二篇 答谢中书书 教案

日期:2024-05-0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3次 大小:831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短文,二篇,答谢,中书,教案
  • cover
太谷小白中学教案 年 级 八 学 科 语文 课 型 新授课 时 间 9.20 主备人 初二语文组 教学课题 答谢中书书 课 时 1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再诵读中体味文章的意境。背诵并默写课文。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文意。? 2、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 3、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了解以声衬静、动静结合、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理解亲近自然归隐山林的志趣,体会文中蕴含的热爱自然思想感情。 教 学 过 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自然是崇高的、卓越而美丽的。它煞费心机,创造了世界。我们无不为雄奇险拔、清幽秀色所陶醉。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高山大岳,千流百川,曾引无数文人墨客的无限情思,就请你细细品读陶弘景的写景小品文《答谢中书书》,读完后你一定会觉得江南的山水真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呢!??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   (一)、学生交流所查到的资料,教师补充。?   陶弘景———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又被称为“山中宰相”。他的《答谢中书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   (二)、文体简介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三、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一)、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节奏、韵律、情调。?   教师提示朗读节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u)其奇者。?   (1)多媒体显示优美的山水图画,配乐朗诵,学生听读,掌握字音、节奏。   (2)反复朗读课文。(学生大声朗读,选一学生读、学生齐读,品味四字句的节奏。?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句。   2、班级交流,教师补充并检查掌握情况?   3、再次朗读课文,巩固理解。?   解释下列词语 (1)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交相辉映。(2)四时:四季。(3)歇:消散。 (4)夕日:夕阳。(5)颓:坠落。(6)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鳞,指代鱼。(7)欲界:佛教指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的境界,即人间。(8)康乐:指谢灵运,东晋人,是谢玄的孙子,袭封为康乐公,故称之为谢康乐。(9)与:参与,这里指欣赏。(10)奇:指奇山异水。?   四、理清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明确:全文可分三部分。   (一)、“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   (二)、中间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再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分“晓”与“夕”两层来   (三)、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   五、研读书信   讲解(一)、:文章第一句起了引言的作用,看似平常,却给人一种启示:被世人誉为“山中宰相”的作者,对山川之美定有一番独到的见解。作者所写的是其隐居地———句曲山。可以想见,这里的山水,作者早已熟谙心中,而凝聚于笔端的定是反复观赏、饱览胜景后的精辟之见。?   讲解(二):1、山水相映之美。山的峻峭,水的明丽。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   2、色彩配合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蓝天作背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   分析:这三句是写静景,写得形色俱备,精彩纷呈。作者先以“入云”表示山之高峻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