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900783

第11课劳动最光荣教案

日期:2024-06-03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0次 大小:1387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1课,劳动,光荣,教案
  • cover
第11课 劳动最光荣? ? ? ?? 一、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人物在劳动中的动态美,激发热爱 劳动的情感。 2.了解劳动时的动态规律,初步学习画人物动态的方法。 3.在创作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表现能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人物动态的画法。 难点:劳动场景的美感表现。 三、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记号笔、油画棒、水粉画颜料等 (教师)有关劳动场景的课件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回忆交流 1.教师用录音机播放《劳动最光荣》的音乐,展示各行各业人们辛勤工作的画面。启发学生:(1)你们平时都参加过哪些劳动?需要使用哪些工具? 当时的心情怎样?(2)学生回忆并交流。 2、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劳动人民辛勤劳作,大家通过劳动创造出举世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劳动是最为光荣。出示课题《劳动最光荣》。 二、欣赏感受,研究体验 1.欣赏作品《夯歌》。师生讨论: (1)作品中的人物在干什么? (2)画中人物的具有怎样的心情?你从哪些方面看出来的? (3)整张画给你怎样的感受? 2.教师小结:在劳动时常常产生最典型和最美丽的动作瞬间。许多画家就是捕捉那最美的片刻,创作出了充满劳动激情和快乐的绘画作品,让人感受到劳动时有规律、有节奏的动态美。 3.研究体验。 (1)动作模拟。请部分同学模拟《夯歌》作品中人物动作。其他同学观察分析身体各部位的变化,寻找规律。 头部仰府如何变化? 身体摆动如何变化? 手臂起伏如何变化?教师结合图片以及学生表演,用简笔画画出人的基本动态,把握动态线。 (2)尝试练习。小组内同学表演一个动作,其他同学观察并用动态线表现人物动作。比如一个小组的活动:一个学生来模仿平时拖地板的动作。 观察:这位同学在拖地板的时候,他的身体有哪些变化? 头怎样变化?(看地下了。)身体怎样变化?(有点弯曲。)手怎样变化?(一个上一个下。)脚如何变化?(前后分开了。)小组成员用简笔画画出人的基本动态,把握动态线。 (3)交流作品。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画哪些动作?画这些动作的时候身体各个部分又是怎么样的呢? 教师小结:任何动态都有他的动态特点,头、躯干和四肢之间相互配合,发生位置关系。人在活动时都有身体的活动趋向,从而身体产生了不同趋向的线,这就是动态线。绘画时抓住表现出动态趋向的动态线,就很容易表达动态。 三、尝试练习。 (1)作业要求:用记号笔尝试描绘单个人物劳动的动态。 (2)提出建议:人体活动时肩胛线和骨盆线倾斜呈相反状,可以参考书中的动态线范例。 四、作品交流。 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价。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记号笔、油画棒、水粉画颜料等 (教师)有关劳动场景的课件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表扬作品,点明题意 师生共同点评上节课学生作品。 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我们爱劳动》 二、欣赏名作,感受场景中的劳动 1.用录音机播放大师作品《拾穗者》 劳动源自于生活,在18世纪的法国就有一个叫米勒的画家非常喜欢画劳动题材的作品,出示作品《拾穗者》。 (1)这是一个怎样的季节?什么时候的场景? (2)画中人物在干嘛?你从从那些地方看出来的? (3)周围的环境告诉我们什么? 教师帮助解读《拾穗者》:画中描写了一个农村中最普通的情景:秋天,金黄色的田野看上去一望无际,麦收后的土地上,有3个农妇正弯着身子十分细心地拾取遗落的麦穗,以补充家中的食物。我们虽然看不清这3个农妇的相貌及脸部的表情,但画家却将她们的身姿描绘有古典雕刻一般庄重的美。3个农妇的动作,略有角度的不同,又有动作连环的美,好像是一个农妇拾穗动作分解图。扎红色头巾的农妇正快速地拾着,另一只手握着麦穗的袋子里那一大束,看得出她已经捡了一会了;扎蓝头巾的妇女已经被不断重复的一上一下弯腰动作累坏了,她显得疲惫不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